“忠”在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汉字,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汉字衍生出来的事物却非常多,其核心是“三忠于”活动。什么是“三忠于”?就是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三忠于”活动像是一出“时代剧”,许多事情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记忆里人们好像得了“亢奋症”,不管是办事情还是想问题都是亢奋的,只有亢奋才是最佳的精神状态。譬如深更半夜的时候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是有“最新指示”要发表,马上就得叫醒人们穿好衣服上街去游行,又是呼口号又是敲锣打鼓放鞭炮,折腾了半天所谓的“最新指示”不过是老生常谈,这样的“指示”一点儿不急,然而人们脸上却没有哭笑不得的表情,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因为“传达最新指示不过夜”是“三忠于”的原则。
我本人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回过头看看有时连自己也觉得难以理解。我们那时好像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忠于”而“忠于”。既不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这个改造的过程就是个“提纯的过程”,就是把思想里所有的“杂质”都过滤干净了,不让资产阶级思想的病菌繁殖和再生。为了保持无产阶级思想的“一尘不染”,想净化思想就得先净化社会环境,让所有的“封资修残余”都“扫地出门”,家家墙上都挂领袖像,户户门上都贴“忠”字,人人都唱“语录歌”、跳“忠字舞”,用“三忠于”来彻底包装每个人的“灵魂”。
“三忠于”所以能长期存在,而且有那么多人自觉地推波助澜,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奇观。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里,恐怕就完全没有了自我和自我意识了。
这种封建礼教改头换面为什么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出现?历史为什么能很多年以后“隔代遗传”?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但同时也是值得人深思的。
(内容摘自新华出版社出版、许善斌著 << 证照中国1966-19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