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SWOT理论,分析了铜鼓县主要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及其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铜鼓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铜鼓县;红色旅游;资源分析;开发对策
卢丽刚教授简介:
卢丽刚,男,1965年生,江西省余江县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导。现任华东交通大学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首批德育名师、华东交通大学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兼任江西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理事、江西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江西旅游文化研究会会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等职。
近年来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人民网(理论频道)、《求实》、《求索》、中国红色旅游网等国内权威报刊、网站发表论文80余篇。在《求是》杂志内参、《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内部论坛》等处发表调研报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出版《井冈山红色旅游文化》、《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研究》专著3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主要从事红色文化与思想教育、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等方向的研究。
特别注明:本文原发于:《党史文苑》2008年第18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标准,铜鼓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可分为等2个主类,5个亚类,5个基本类型,共11个单体(景点),具体见表-1。
一、对铜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㈠、优势分析(S)
1、铜鼓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品牌优势。铜鼓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之一,是“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其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铜鼓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被中宣部授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铜鼓也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铜鼓又是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90年江西省政府批准铜鼓为“全苏区县”,写进了中国革命史的中学历史教材。[1]
2、铜鼓具有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在交通方面也具有比较优势。铜鼓县的崇山峻岭中蕴含着惊人的水利水电资源。1995年,该县就列入了全国电气化县行列。铜鼓县地处三省交界处,在6小时都市圈内拥有1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该县与320、105国道、浙赣、京九铁路相接,东至南昌市约180公里,为二级公路,仅2.5小时车程;西至长沙市约150公里,为一、二级公路,仅2小时车程;北至武汉市约280公里;南至宜春市约120公里。距江西昌北机场178公里,距湖南黄花机场169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武吉高速公路、阿深高速公路横穿境内,铜鼓至湖南浏阳市白沙古镇的旅游公路已规划建设中,铜鼓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3、铜鼓红色旅游资源与客家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相整合的优势。铜鼓是赣西北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客家文化渊远流长,客家风情传统古朴。独具韵味的客家山歌和灯彩是铜鼓客家文化的主要特色。“包圆”、“撑酒”、“干子茶”、卢姓老屋则使客家文化在铜鼓刻下了特有的地方印记。铜鼓也是绿色生态县。境内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据有关专家估算,铜鼓县的森林经济价值约为30亿元,生态效益约为7亿元。境内的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山高林茂、森林景观十分丰富,生态环境非常优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誉为“天然氧吧”。境内珍稀植物星罗棋布、野生动物品种众多,因而又被誉为“江南生物世界”。独特的丹霞地貌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奇峰突兀、壑深谷回、曲径通幽,形成了天柱峰、九龙湖、铜鼓石等自然景观。这一切都给红旅游资源与绿色旅游资源、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良好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㈡、劣势分析(W)
(1)、资金短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落后
铜鼓县属于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投入到红色旅游景区和配套旅游设施建设中的资金非常有限。由于资金匮乏,红色旅游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更难以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2)、整体交通条件还待于改善
铜鼓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是很畅通,通往景区的道路大多是乡间小道,崎岖不平,有的年久失修,有的根本就没有路,基层政府既无力又无钱维护,导致景区道路破落不堪,严重影响了铜鼓的旅游形象,致使可进入性较差,这是铜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软肋。[2]
(3)、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展示方法单一,产品缺乏吸引力
长期以来,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革命遗址为主,旅游以参观、游览为主,参与性项目开发极少。目前铜鼓红色旅游资源多数尚处在初步开发与利用阶段,已经开发的项目也相对缺乏深度,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展示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僵硬,导致旅游者在游览这类景区(点)时,缺乏参与体验,在景点的停留时间不长。
(4)、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不利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目前铜鼓拥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较少,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偏低,受过正规旅游业务培训的人员的比例则更少,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专业人才及管理人员紧缺,无法满足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