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不花钱,教育更无价”,这是一名游客在江西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的话。近年来,江西、北京、浙江等省(市)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先后向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并通过创新布展手段、改善馆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日益扩大和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
免费开放,彰显展馆公益性
浙江省从2003年起就免费开放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统计,到2008年底,浙江省共有8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多数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观众人数比以往增加4至6倍。
从2007年11月起,江西省内的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153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占到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数的85%。免费开放以来,各展馆参观人数同比平均增长95%以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截至2008年底,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接待社会各界人士152.8万人次。
2008年3月以来,北京市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免费范围,采取预约参观的方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市首批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的34家博物馆和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260余万人,其中青少年观众140余万人,举办各类展览132项。
“看到历史留下的痕迹,仿佛走进了先辈们的世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免费开放,不仅带来了游客的“爆棚”,更使得学习历史、接受教育成为不同层次人群的自觉行动。展馆免费开放前,参观者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而现在,这类团体观众仅占到观众总数的23%,18—36岁的青年人上升到观众总数的75%,学生占57%。
服务提升,教育更有吸引力
针对免费开放后的新问题、新要求,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秉承“免费不能免服务”的理念,着力提升展览陈列质量、改善优化服务。
在展陈形式上,江西提出“红色经典,现代陈述”的设计理念,大胆使用舞美技术、三维造型艺术、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表述红色历史,满足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欣赏要求。在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馆,投影仪将动态素材投放到画面中,使每一个场景都“动”起来,让观众充分体会“五百里井冈收眼底,80年前烽火在眼前”的情景。
首都是全国各地群众假日旅游观光的重要目的地,博物馆、纪念馆资源众多。北京市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李大钊烈士陵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潮白烈士陵园举办了“追思励志做栋梁”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石景山区举办了“民族魂、祖国颂”清明诗会;李大钊故居、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纪念馆、老舍故居、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故居举办了“忆名人、访故居”系列活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佐特陶瓷技术中心举办“寻根溯源、传承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清明时节话传统”活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接过先辈旗帜,我向社会承诺”主题教育活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永远不会忘记——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公益影展”。
今年3月31日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幕的“钱江英烈颂——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著名烈士事迹展”,展示了80多位英烈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怀和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在实地展出的同时,纪念馆还推出同名网上展览,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团日、队日、班会、清明节、双休日等,点击纪念馆网站,在线参观学习。
从2007年起,浙江省还在文化保护工程中专门设立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通过对陈列展览的扶持、评奖,促进展览水平的提高。许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对观众服务设施进行改善,设立观众免费存包处、扩大观众休息区、配备残疾人用车等,为观众提供整洁的环境和周到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