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毛泽东活动之最(65则)三
2009-04-11 02:30:42
作者:王二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1975年毛泽东做过白内障手术后不久,护士孟锦云穿着一条米黄色的裙子出现在他面前,毛泽东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她,然后摇摇头说:“这条裙子的颜色不好看,你去做条红裙子穿吧,玫瑰红的,算我送给你的。”于是,小孟去做了件红色凡尔丁的连衣裙,做好之后,立刻穿上给毛泽东看。毛泽东看着看着,已显得灰暗的眼睛放出了光彩,说:“我就喜欢这样的玫瑰红,好看。”
    红色的游泳裤,红色的连衣裙……寄托着毛泽东对青春的礼赞。
    60、最后的陪伴      
    在1976年9月13日的中国国内的各家报纸上,给毛泽东守灵的一长串名单的最后一名守灵人叫孟锦云。
    孟锦云是湖北人,1948年出生,12岁就考入了空政文工团,成为了舞蹈演员。1963年4月,还不满15岁孟锦云被选上到中南海“出任务”――陪中央首长跳舞,在此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专职”舞伴,从此与毛泽东结下了特别的情谊。
    孟锦云回到武汉时已是25岁的大姑娘了,不久她就结婚了。一次在北京偶遇以前的“战友”小丽,得知事实——原来是小丽见到毛泽东时提到她的遭遇,毛泽东下了“最高指示”要空政放人,她才得以被释放的。为此,孟锦云于1975年5月在小丽带领下再次走进了那道神秘的“红墙”,见到了毛泽东。孟锦云兴奋地走上去自我介绍道:“主席,我是湖北来的孟锦云。”“记得,你不就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吗?”“主席,我是来找你平反的!”孟锦云不顾一切的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毛泽东十分认真地听完后对孟说“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时为1975年5月24日。从此孟锦云成了毛泽东生命之路上的最后一名护士。
    作为毛泽东晚年少数的身边人之一,毛泽东对她工作相当满意,经常让她读报纸、文件,有时甚至让她处理信件、代毛圈阅党中央文件等等。孟锦云与毛泽东朝夕相处、日夜相伴,共同度过了489个日日夜夜,成为了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
    61、最爱穿的“毛式服”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服被定为“国服”,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在公开场合一般都穿中山服。
    毛泽东对衣服要求不高,有什么穿什么,从不挑剔。但他对中山服的颜色却只认准了一个灰色。在他的遗物中,灰色中山装有10多套,灰色啥味呢中山服,灰色哔叽中山服,灰色派力司中山服,满目皆“灰”。大概是灰色显得庄重严肃,更或许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穿惯了灰色军服的缘故。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西柏坡,一直穿的就是深灰、浅灰的灰色系列军服。
    普通中山服的衣领较高,领舌小。为了使毛泽东的穿着形象更完美,专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制作服装的红都服装店的师傅田阿桐经过多次修改,设计了一种新型衣领,把领放矮些,领尖阔而长,适合毛泽东高大的体形和非凡的气质风度,毛泽东穿上非常满意。于是毛泽东的中山服便不同于普通的中山装了。由于毛泽东偏爱灰色中山装,因而,他的中山服便有了一个专有名词:毛式服。
    毛泽东喜爱灰色中山装,最后保存的遗体同样穿着他喜爱的灰色中山装。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中央派专人去上海挑选面料,从里到外为他做了全套新衣服,均为纯毛、真丝、纯棉质地,没有化纤。做这么多新衣服,大概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绝无仅有的一次没有征得他老人家的同意,若他有知,是决不会同意的,因为他生前最反对随便为他添置衣物。水晶棺中毛泽东的上衣后背和领子是打开的,因为当时遗体僵硬,为了便于着装,衣服后页同前页一样,做成扣钮扣的。为了固定衣领,使之不变形,领子里放置了两枚卡子,经过这番精心的设计,躺在水晶棺里的毛泽东仍是那么庄重,那么慈祥。
    62、最多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的睡衣是一件棉织品,他特别喜欢。整整用了20年。睡衣破了补,补了又破,反复多次,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就要求换一件新的,但毛泽东不同意。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这件睡衣到 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
    63、最珍惜的遗物
    1990年中南海中共中央警卫局清理毛泽东的遗物时,发现了毛泽东精心收藏的毛岸英的一批遗物,包括毛岸英在朝鲜穿过的衬衣,戴过的蓝色棉帽,穿过的灰色沙袜,穿过的浅蓝色长袖改短袖衬衣,还有一件鹅黄色短袖衬衣以及毛岸英在朝鲜用过的一条白毛巾。到毛泽东去世时,其子已牺牲整整26年了,毛泽东竟还舍不得丢弃这些东西!
    64、最钟爱的花
    毛泽东最喜爱梅花,他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烟灰缸、饭碗上均可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
    中国历代咏梅的佳作,毛泽东几乎都阅读并手书过。宋初林逋隐居西湖,终身不仕,以赏梅养鹤为娱,人称“梅妻鹤子”,其诗大都反映其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尤以咏梅著称,风格幽静淡远,艺术性很高。其《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最为人称颂。《毛泽东手书古诗选》一书中便有这两句。
    1961年11月6日这天,毛泽东为查找明代高启咏梅花的一百诗,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三封信。早晨6点,他请田家英替他找来了林逋(和靖)的诗文集。8点半,又写道:“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
    不久,又写信说:“又记起来,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四句忘了。请问一下史馆老先生,便知。”田家英很快查清,该诗为明代高启《梅花》九首之一,后四句为“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台。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毛泽东欣喜非常,当天即用草书书写了全诗。
    在毛泽东看来,梅花最可贵的品格是做霜斗雪,风姿昂扬,它寄托着人类向困难、向逆境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为给梅花“平反”,毛泽东步陆游《卜算子•咏梅》原韵,“反其意而用之”创作了一首格调高昂,独有豪情的咏梅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熳时,它在丛中笑。”
    1962年2月,毛泽东的大儿媳、干女儿刘松林在毛岸英牺牲12年后,终于与空军学院的教员杨茂之再结良缘。毛泽东十分欣慰,多年来困扰他的一桩心事总算了结了。毛泽东此时刚写了《咏梅》词,便给他们亲手抄录了一幅,作为贺礼。
    毛泽东生前很喜欢听电影《红岩》中“江姐”的歌,江青有感于此,在1962年中南海的一次舞会上特意播放了“江姐”的唱片,并把歌词作者介绍给毛泽东。“江姐”在歌中唱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这歌声唱出了梅花的高洁,也唱出了革命者的风骨。江姐的歌声之所以能打动毛泽东,就在于物态美与情态美在她的歌声中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
    像所有的老人都容易感时伤怀那样,毛泽东暮年也为孤独寂寞所困扰。为抒发郁积的心绪,毛泽东把眼光投向洪皓的《江梅引》、蒋捷的《梅花引》等借梅寄兴的诗作。“却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这样悲慨无边的诗句,与以前的毛泽东很难产生共鸣,但这时却紧紧攥住了毛泽东的心。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文心雕龙》中的名言:“写景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事过境迁,境随心换,同样是梅花,在不同的年龄段和历史时期,给予毛泽东以不同的感受和慰藉。
    梅花,是毛泽东心灵的祭品,是毛泽东无言的墓志铭。   
    65、最爱听的古诗词曲
    文化部录制的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晚年毛泽东最喜爱的一首古诗词曲。
    据毛泽东秘书张玉凤回忆,就在毛泽东将要做眼睛手术时,他仍将满怀信心和壮志凌云的气氛带给我们。他让我去放一首曲子,这就是岳美缇演唱的岳飞的《满江红》。
    毛泽东听着铿锵的乐曲,迈着蹒跚的步伐来到手术室,耳边回荡着岳飞的心海潮音:“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的激越情怀和大无畏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医务人员。满身披挂的唐大夫从容镇定地为毛泽东做了白内障针拨手术。
    这次手术如同大家所希望的那样,非常成功。一周后毛泽东摘掉蒙在眼睛上的纱布,他眨眨眼,看着看着,突然激动地指着在场的一位工作人员的衣服,准确地说出了颜色和图案。他又指指墙壁说:“那是白的。”毛泽东的一只眼睛复明了。《满江红》,这首曾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的杰作,帮助毛泽东走出了600多天不明的日日夜夜。


作于:二○○九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五日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重庆:五一主推城际红色旅游
·下一篇:特稿:朱德、刘亚楼后代参观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组图)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特稿:以史为鉴向左转
·特稿:为红色精神在上海的弘杨作贡献(组图)
·特稿: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夏斐然: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特稿: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看望慰问守护重要红军遗址的困难群众
·特稿:《红梅赞》、《长江之歌》响彻在榨菜故乡—两江广场送欢乐下基层2012中国文联在
·特稿:徐建平、马继奋参观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景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