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独山镇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百个经典景区之一,拥有全国罕见、“国保”级的革命旧址群。为开发这一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六安市从去年开始打造“苏维埃城”,并计划于今年5月6日“六霍起义”80周年之际开城。
进入开城倒计时的“苏维埃城”现在建成了啥摸样?这里将如何打造红色旅游品牌?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探访。
“繁忙”的独山老街
“我们独山老街可有年头了,包括中街、西街等部分,有多个革命旧址,加上南山头的纪念塔,这就组成了‘苏维埃城’的主体。”3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正在扫尾的“苏维埃城”时,西街居民纷纷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宝贝”。
独山老街的西街,有“六安县政治保卫局旧址”、“中共六安县委和少共六安县委旧址”,南山头上有一个六霍起义纪念塔。
如今的西街,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铺设规格统一的青石砖,整条街道的地砖已铺设了半幅。工人付利明说:“全部铺完,估计要到4月底。”
在“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苏州一家园林建筑公司的陈功祥等工人正在专心地给木质构建打腻子、刷生漆。陈功祥说,他们公司此次派来30多位漆工,如果要赶在5月初完工,还要增派10多人搞“突击”,所以任务十分繁重,他们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
正在粉刷下水道沉井的刘师傅说,虽然他干的是粗活,但仍需要细心,“哪怕有一面没抹平,井盖盖上去后就会翘起,发出响声,也经不住车压”。
据独山镇红色旅游开发公司人员透露,“苏维埃城”老街长度为1158米,街道宽8米,工程开工以来,千米老街就一直这样“繁忙”。
“穿衣戴帽”改造民居
记者在走访“苏维埃城”建设者时,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叫“穿衣戴帽”。经询问才知,“穿衣戴帽”就是在整修革命旧址群时,一并将沿街的一般民居也“穿”上统一的红色木窗和灰色墙砖、房瓦、瓦当,“戴”上徽派建筑的标志——马头墙,使之与革命旧址群的外形及颜色相“配套”,从而使“苏维埃城”内所有建筑都浑然一体,相辅相成,徽韵十足。
独山镇红色旅游开发公司王永芳副总经理提供的数字是:在建设“苏维埃城”过程中,一共有285户的民居得到了改造,最终使街上建筑的风格归于一统。
记者从正在维修的“六安县政治保卫局旧址”、“六安县赤卫军指挥部旧址”、“六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革命旧址群里看到,大量残损的建筑立柱、横梁、隔板等木质构建已被更换,但仍有许多能用或半截能用的木柱、横梁被保留甚至被“嫁接”使用,有的还进行了“捆绑式”的加固处理。
“六安县政治保卫局旧址”里共有12根立柱被更换或半截更换,而横梁等处的更换和“嫁接”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市民”们的新憧憬
已进入开城倒计时的“苏维埃城”对于即将成为“市民”的老街居民们来说,会有啥好处?
住在西街的82岁老居民陈前修告诉记者,西街原来破破烂烂,一下雨到处是泥水,几乎没人来观光,“现在修得这么漂亮,怎么看怎么舒服,大伙儿都高兴,都盼着开城后能吸引游客来,大家都能跟着沾点光。”
与陈老汉有同样期待的人还真不少,西街居民沈先生也是其中一位,他已经想到制作符合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来卖,但做什么能代表独山特色呢?他说,目前他已想到了当年红军的军帽,“请人照样子缝几个出来试试,游客如果喜欢,就是一条挣钱的好路子。”
中街75岁老居民钱汝琼,原来是街道老支部书记,现在天天站在家门口看工人们整修老街,看着“苏维埃城”一天天崛起。他认为,政府这样做让老街人又看到了新希望。当然,他不仅仅是为了看热闹,他还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