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家营子突围
祁连英魂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五军及骑兵师、妇女先锋团等部队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随后,因战局变化,又根据军委命令组成西路军,转赴河西,独立开展创建河西根据地并接通远方(苏联)的任务。虽然西路军西征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缺粮少弹、任务多变等因素归于失败,但西路军2.18万多名将士,在极端艰难困苦条件下,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等部十余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历时5个多月,激战百余次,纵横千余里,歼敌2.5万余人,重创了西北反动势力马家军的有生力量,策应了河东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的战略行动,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河西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 实践告诉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经验固然可贵,但由失败而推到极致的献身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我们这个党这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最优秀的文化传承。我们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始终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万死不辞,就在于能够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前进。西路军将士西征的这段历史,就因为极其悲壮惨烈、极其艰苦卓绝、极其感天动地,从而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西路军革命精神。兰州军区王国生司令员在《学习了解继承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把西路军革命精神高度提炼概括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身先士卒的领导风范。这一论断十分准确全面,揭示了其精髓。西路军革命精神,是红军长征精神高度发扬的历史印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甘肃作为发祥地,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理应走在前列;作为省军区系统和驻甘部队,理应肩负起弘扬的更大历史责任;作为红军的后代,理应以更深厚感情高标准践行。 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挖掘整合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甘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我党我军的光辉足迹,境内拥有红军长征线、西路军征战线、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等众多红色资源。特别是西路军征战仅发生于甘肃,其遗迹是全国独有的稀缺红色资源。不仅如此,西路军革命精神还与甘肃人民长期培育形成的“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具有天然的土壤和深厚的根基。历史证明,建造“精神长城”比建造“物质长城”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思潮多样、价值取向多元、信息传播立体的时代,人们面临的诱惑大、经受的考验多。我们大力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必须倍加珍惜西路军战斗生活留下的宝贵资源,认真收集整理,挖掘整合,搞好纪念馆(室)建设,发挥其独有的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要继续采取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研究人员等办法,下大力收集、保护西路军资料、遗物,防止因岁月流逝而被毁坏和丢失。我们要结合兰州军区正在实施的军史馆(荣誉室)建设,在西路军当年征战地域的团以上单位,已经初步建成反映西路军本辖区战斗生活的纪念馆(室),并计划与当地各市(区、县)所建的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相配合,形成系统完整的西路军革命精神教育基地。下一步要努力提高纪念馆(室)建设的层次和陈列水平,不仅要做到内容完整、史实准确,客观公正,而且要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加以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增强展览的视觉效果。要充分发挥西路军基地的教育功能,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各类培训等时机,组织广大官兵实地感悟,缅怀先烈,启发自觉。要大力运用各类宣传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传媒手段,深入开展西路军革命精神教育,引领官兵思想、净化官兵灵魂、陶冶官兵情操、提升官兵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