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起码有两件事将会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其一是国庆阅兵。人民解放军向世人展示的,并不仅仅是现代化的飞机、导弹,还有从南昌城头、罗霄井冈流传至今、一脉相承的精神力量;其二是双百英模评选。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提醒着青年一代:没有这些英模所代表的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奋斗牺牲,哪里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今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报和其他中央新闻媒体开辟各种专栏,浓墨重彩地宣传井冈山、瑞金、古田、遵义、延安、西柏坡等一大批革命圣地的辉煌变化,《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昭示着人们,我们靠什么走到今天,我们怎样才能继往开来?
这就是今年一大批革命圣地寻根之旅热烈升温的缘由。古田会议纪念馆修葺一新即将开放。据统计,今年到古田组织党课、军史教育的比往年增加了11万多人。仅南京军区就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领导干部集训。本来,他们只计划上半年组织一次军区、军、师、旅四级党委书记理论集训;结果,集训之后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更多的同志提出了要求。于是,军区党委决定,下半年再组织160名军事干部搞一次理论集训。这次集训放在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之前,主题集中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促使大家更多地联系现实的思想实际和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
古人云: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从井冈山、三湾、兴国、瑞金、古田,一路走来,伫立在这些见证了中国革命早期风风雨雨、承载着共产党人核心价值理念的红土地上,重新翻阅已经有些发黄的《毛泽东文选》、《古田会议决议》,给我们带来哪些反思和启迪呢?
毛泽东最感到痛心的一件事
“失掉别的任何东西,我不着急,失掉这些调查(特别是衡山、永新两个),使我时常念及,永久也不会忘记。”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许多集训班学员看到了毛泽东1930年5月写在《寻乌调查》开头部分的这段话。
他写道:
“我做的调查以这次为最大规模。我过去做过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新、宁冈七个有系统的调查,湖南那五个是大革命时代(一九二七年一月)做的,永新、宁冈两个是井冈山时代(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做的。湖南五个放在我的爱人杨开慧手里,她被杀了,这五个调查大概是损失了。永新、宁冈两个,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军离开井冈山时放在山上的一个朋友手里,蒋桂会攻井冈山时也损失了。”
毛泽东一生雄才大略,指点江山,丢失几份调查报告为何让他如此痛心?要知道,他是在讲到杨开慧牺牲时,讲他对这些调查的痛惜之情啊!
“一个人对一件东西念念不忘,往往是因为他倾注过太多的心血和情感。”赣州军分区司令员王俊杰感言,正是这些调查,让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毛泽东在寻乌写下《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观点,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之一。
集训辅导课上,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党我军基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1928年,红四军制定的《红军党代表工作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调查研究制度。红四军各部在传达贯彻古田会议精神过程中,又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调查研究制度。今天,我们如何传承调查研究的好传统?
讨论中大家谈到,现在的调查方式,很多停留在“车子转一转,营区看一看,个别谈一谈,普遍见一见”。有的干部搞调查,不是亲自到一线,而是将调研题目逐级下发,让基层收集整理素材,上级机关靠第二手材料形成调研报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人所共知,可让每一份调研报告都倾注自己的心血,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调查研究必须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恭恭敬敬、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和亲自动手、不怕麻烦的严谨的作风,要沉下去,不能浮在表面;要亲自做,不能假手于人,光坐在机关里看别人的调查报告。”重温毛泽东当年关于调查研究的精辟论述,领导干部们感慨良多。
一个天大的秘密和一组惊人的数据
这是一次事关革命事业成败的“秘密行动”。
站在于都长征渡口,奔流不息的滔滔河水似乎讲述着当年长征的故事:1933年10月,8.6万名各路红军从苏区集结到于都,白天休息、晚上行动,尽管天上有国民党飞机,但于都30万老百姓保守住了红军长征这一个“天大的秘密”。直到11月初,国民党才发现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撤离了苏区。设想,当时红军伤亡惨重、敌众我寡,假如有谁走漏了红军长征的消息,后果不堪设想,历史就有可能改写!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大家还看到这样一组惊人的数据:瑞金当年24万人口,参加红军的有近10万人;中央苏区在江西境内的11个县总人口为179.78万,参加红军的就有42.64万;赣南地区参加各种支前组织的群众有60多万人,仅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达10.82万人……有人作出统计,二万五千里长征,每走一里路,就有一名瑞金籍红军捐躯。
30万老百姓为何共同坚守一个天大的秘密?一组惊人的数据又说明了什么?
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年长征出发时,听说红军过于都河搭浮桥的木材不够,群众自发地把自家的树砍了、门板卸了、床板拆了,送来铺路搭桥,一位姓曾的老大爷把棺材板也送了过来。近万名挑夫跟随红军参加长征,这些挑夫最后大多数牺牲在长征路上,成为无名烈士。
瑞金见闻,让许多同志对苏区精神有了更多感悟。在井冈山,曾看到一位老革命家的题词:“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当时没有弄懂什么意思。到了瑞金,大家才联想到,上海建党,南昌建军,瑞金建政——新中国的蓝图正是在瑞金描绘的。“毛主席多次表扬长冈乡做了第一等的工作,第一在哪里?就第一在群众工作上。”江西省军区司令员彭水根发出这样的感言:我们的事业不怕天大的困难,就怕失去人心。今天,我们党提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现实的呼唤,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牢记我党我军宗旨,在每一件大事小事上,都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
曾志的三任丈夫和她的农民儿子
到达小井红军医院时,已是雾霭沉沉、天色渐暗,但医院木板墙壁上悬挂的一张曾志年轻时的照片显得亮丽动人。井冈山时期,曾志是红军医院的党总支书记。大革命时期的曾志很漂亮,但最让人心动的不仅是她美丽的外表,更是她那献身革命的意志和心灵。
曾志先后三次结婚,三任丈夫都是革命者——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井冈山斗争前期主要领导人蔡协民、后来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陶铸。土地革命期间,夏明震和蔡协民先后英勇牺牲。1928年底,因工作需要,曾志不得不将出生才26天的孩子送人,随红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
直到24年后,全国解放了,曾志才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石来发,母子俩在广州相聚20多天后,曾志让石来发又回到井冈山农村。后来曾志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石来发仍然听从母亲的话,当着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肖邮华介绍,1935年春,因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曾志孤身一人辗转在汕头、宜章、广州、上海等地,经过20个月的艰难寻觅才在上海与党取得联系;延安整风时,她被诬陷,受到审查,始终不讲一句假话,直到甄别平反;“文革”中,丈夫陶铸蒙冤被迫害致死,曾志也被遣送到粤北农村劳动……
面对人生的波折,曾志晚年这样对儿女袒露心迹:“只要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
在小井红军烈士墓旁种上了一株柏树,小小的墓碑上镌刻着“魂归井冈”四个大字。讲解员说,曾志的部分骨灰就撒在这里。
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了,为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为千千万万像曾志这样的共产党人。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中国。双百英模就是共产党人牺牲奉献精神的缩影。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奉献意识淡化的现象也严重存在。许多军队干部谈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兰考时提出的“四个想一想”: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像焦裕禄那样,当被组织平调去“最苦、最穷、最难”的地方工作时,能够不讲代价、迎难而上?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像焦裕禄那样,当县委书记一年走遍兰考120多个大队,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像焦裕禄那样以书为伴,亲自动手写讲话稿、写报告、写通知?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像焦裕禄那样,亲自制定廉洁“十不准”规定,而且带头严格遵守,连子女白看一场戏都不允许?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高中级干部来说,就是要在‘四个想一想’这样的问题上见到成效。”某防空旅旅长金来州说,我们天天说要听党的话,今天对许多同志来讲,听党的话,不仅仅是党叫干啥就干啥,还要体现在党不叫干啥就不干啥。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和朱德的对联
在瑞金,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当年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着寻访者的心灵。
1935年初,刘启耀在宁都领导游击战争时被敌人打散,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就在遂川县一带隐蔽。他衣衫褴褛、乞讨度日,谁也不知道他腰间竟然藏着一大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直到1937年初,刘启耀联络了一批隐蔽在各地的苏区干部,开会成立中共江西临时省委,被推为临时省委书记的他,才将珍藏了3年之久的金银如数拿了出来。
面对饥寒生死考验,腰缠万贯的刘启耀,为何宁愿乞讨为生,也不动用公家一文钱?从刘启耀当年与妻子的故事中,大家读懂了个中答案。
革命时期,红土地上的革命领导者虽然掌握着党和政府各方面的权力,但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村工作人员,除少量技术人员外,大家都没有薪饷,只有少量的粮食尾子。为了克服困难、节约经费,刘启耀带头从家中背米去上班,连伙食费也不要公家发。后来,刘启耀没有时间回家背米,妻子就从兴国龙中老家挑米送到宁都。见到刘启耀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刘启耀听后笑而作答:“革命成功,吃穿不穷。”
乞讨度日也不动公款,战争年代,像刘启耀这样的不知道有多少。许多参加培训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正是这种自觉的、秋毫无犯的精神,为共产党人赢得了声誉。今天讲廉政,要多宣传高中级干部廉政的事儿。高中级干部在别的方面要低调,但在清廉勤政方面,要高调,让每一个高中级干部敢于讲、能够讲出自己清正廉洁的事儿——这是为党添光彩。
乞讨度日也不动公款,蕴含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在龙江书院红军炊事班的门柱上,依然保留着据说是朱德题写的一副对联:“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红军中官兵伕薪饷一样”。经济民主直接导致政治民主。有个叫曹福海的白军士兵,被红军俘虏后领了几块银元的路费放回去了。然而在后来一次战斗中,曹福海竟拉了十几个白军士兵拖枪投奔了红军,从此英勇杀敌,在大余战斗中壮烈牺牲。同样一个兵,昨天当白军不勇敢,为什么今天当红军很勇敢?毛主席说:“红军的民主主义像一个红色的熔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从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到朱德题写的对联,大家有了新的感悟:从战争年代到今天改革开放,无数事实说明,哪里的领导人搞特权不民主,哪里的领导就没有威信。一个廉洁,一个民主,这两个东西,是我们党凝聚人心,赢得人民真诚拥护的法宝。
学习古田会议的会风和文风
今年是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重读古田会议决议,每一个寻访者都为其朴素实在的文风而感染。决议紧紧围绕纠正当时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来布局行文,主题鲜明,文风质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具体指出了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方法。最短的《关于盲动主义残余》一部分,仅用了214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