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社会发展成果和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百姓,使市民近距离触摸、体味天津的厚重与现代?如何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一连串的思考,2007年1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市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永久免费开放,为这些思考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天津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集中成批免费开放的城市。
免费开放这项惠民举措,让老百姓们有了更多的文化享受,引发了参观热潮。据统计,免费开放一年来,本市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260万余人次,青少年观众近80万人次。各馆人数与免费开放前同期相比,天津博物馆增长约6倍、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增长2.5倍、平津战役纪念馆增长近1.15倍、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增长2.8倍、天津鼓楼增长5.5倍。随着各馆应对能力的提高、成熟,目前各区县的领票站已经取消,所有观众可直接到各馆领票参观。
让展馆距离普通百姓不再遥远
免费开放使更多的百姓走进展馆,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人们流连于博物馆、纪念馆间,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惊叹,反映了群众对展馆文化的万千情怀,而留言簿就成为很多参观者的“宠儿”,成为众多参观者抒发情感的窗口。带着父母来看天津博物馆展览的市民小张在留言簿上写道:“免费逛展览这可是头一回,现在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到这里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咱百姓的距离被拉近了。博物馆免的是一张门票的费用,奉献给社会的是一颗温馨的心。”
据统计,免费开放一年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的观众人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区群众、青少年学生、外地游客、外籍人士数量显著增长,农民工、下岗职工、特困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也走进展馆,切身体验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观展馆成为津城文化新时尚
过去的一年,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已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文化休闲的好去处,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给群众以文化艺术享受和熏陶,还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移风易俗,引领着社会文明风尚。
在免费开放一年中的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广大群众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感受这里特有的文化气息。“文化过节,过文化节”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免费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家庭“组团”逛博物馆、纪念馆的特别多。人们徜徉在风格迥异的各大展馆间,驻足于各件展品前,欣赏领略那份厚重历史和典雅庄重,大家感觉“今年春节天津的文化氛围格外浓!”免费开放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与往年不同的是,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扫墓祭祀这一传统习俗,纷纷走进各大展馆或参观或祭奠,深切缅怀伟人、悼念先烈,为传统节日赋予了崭新的文化内涵。
我们这座城市的重要精神家园
博物馆、纪念馆是精神财富的宝库,参观者身临其中,感知历史沧桑,体味时代变迁,对历史、对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城市、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荣誉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观众郑熠留言:“天津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体现了这座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现代意识,对孩子们、市民和各界都有重要意义。近代百年看天津,让我们了解了天津的历史,我们为是海河儿女而骄傲。”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上学的外地学生章见亮充满感情的写道:“有外地同学来津,我都会带他们来参观博物馆,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每次来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让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天津、了解天津,更加热爱我们天津文化。”许多观众表示,博物馆、纪念馆是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天津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阵地,为国家的辉煌文明和我们这个城市的高速发展感到自豪。
展现对外开放形象的窗口平台
免费开放不仅使本市参观者剧增,也吸引了大批外地、外国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天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激情活力。博物馆、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文化旅游的热点,成为天津对外开放的重要形象和窗口。
据统计,仅2008年春节期间就有160余个旅游团到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专程随旅行社从黑龙江来津的陈宝国,在参观展馆后表示,天津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天津人的淳朴和热情让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一位来自江苏扬州的游客说:“免费开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体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前瞻性的眼光,这不仅为天津的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也为我们这些外地人了解天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窗口,对天津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管理服务再上新水平
如今走进各展馆,领票、安检、参观……各项制度措施不断完善;增设的提示信息、轮椅、童椅、存包柜……处处显露着人性化的气息;还有热情周到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各展馆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