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湖南,长在湖南,有塑造毛泽东形象的感觉
记:你曾说你在中选之前脑海里就有一个毛泽东的形象在,为什么?
黎明:这是我的湖南情结了,我生在湖南,长在湖南,我与毛泽东青年时一样在湘江水里游泳。我有塑造毛泽东形象的感觉,这个平台让我对毛泽东、对橘子洲有最原始的感情。
对于踌躇满志的青年毛泽东,我觉得我十分能理解。青少年时期,我曾在长沙一个工厂工作了8年,我也经常去湘江游泳。我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曾多年考美院而不中。但是我始终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来鼓励自己。我多次面对湘江,同样“问苍茫大地”,我觉得很理解1925年时的毛泽东,那时,他并不为人所知。那种想走出湖南、走向世界的感觉,我就想把这种感觉塑造进去。
1925年时的毛泽东究竟有什么抱负?我翻看了大量书籍、照片和后人的评论,找那种感觉。湖南有个电视片说,毛泽东是诗人中的政治家,是政治家中的诗人,以诗发表政治见解,把政治见解融入诗里,我就从这方面去思考,去做这雕塑,体现他诗人政治家的气质。
记:我来之前看了你的设计图,觉得是新时期里人们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毛泽东的一个重新解读。很多人感到这个雕像很平民化,淡化了政治色彩,增加了艺术色彩。
黎:长沙市多位市领导到我的工作室看过我的设计图,他们强调:“要创作出对时代负责的艺术形象。”橘子洲上的这个雕塑,是留给时代、留给后人的。下一代的下一代,都将从这里知道毛主席以前是这样一个青年,要学习他。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励志的青年形象。
在构图上有冒险,我只取了他的上半身像来雕塑
记:你曾说创作这个形象时,要冒一定的险。你说的冒险是指什么?
黎:是指我的构图上的冒险。我只取了他的上半身像来雕塑。此前,大部分人雕塑的是毛泽东的站像。人家说,只取上半身的话把毛主席淹在湘江里了。但我想,毛泽东一旦回到水里,他就活了,他是最喜欢水的。湖南很多父老乡亲都知道,毛泽东后来回到湖南已经很老了,但一旦回到湘江里,他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我只选取了上半身像。
又有人说,那还是犯了一个禁忌啊,因为领袖人物绝对是高瞻远瞩,站在最高点呢!可我要表现的是一个还没成为领袖的青年毛泽东。我就需要回到他当时的恶劣环境来塑造他的形象:眉头微微皱着,尽管胸有成竹,但不知道还有多少困难,所以我就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不妨试一试,如果大家接受了就接受了,不接受把我批得一无是处,我也认了,但是我想塑造的毛泽东形象就是这样。
记:只有一个巨大的头像有先例么?
黎:我努力想把毛泽东的头颅展现出来。毛泽东的精神都在他的头颅里。然后,我们走进毛泽东思想,走进纪念馆,我们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来继续我们的革命事业”。
最开始,我想将整个橘子洲作为毛泽东的肩膀,但后来多次去现场审视后,发现似乎不可能,最后还是决定浓缩在橘子洲头。塑造出一个山体,来突出“崛起”一个毛泽东。这个“崛起”的创意,我是从《东方红》《浏阳河》这两首歌中“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出”字中受到启发的,这样,我就要塑造一个山体。
正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有次去美国参加一个活动,当时就申请去美国看总统山,考察了现场的尺寸,他们的做法、工序、材料我也了解了,心里就有了底气。“山体”这一点,可谓不谋而合。我当时就想美国人能把4个美国总统放在山体上“塑造美国精神”,我们为什么不能塑造毛泽东精神,在山体上做一个巨大的头像呢,他们是依山作势,在石头山上雕琢,我们是先雕琢好再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