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史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渊源关系,毛泽东不止一次地表达过类似“我们是孙中山先生事业的继承者”这样的观点。例如,1956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他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的这个论断呢?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振兴中华”,他矢志革命,屡仆屡起,但终未实现其革命目标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进行了奋斗,但都失败了。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894年,时年28岁的孙中山毅然放弃优裕的生活环境,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进行“专为振兴中华”的革命活动。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他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产生了广泛动员人们奋起革命的作用。在多年奋斗的基础上,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获得成功。革命由此迅猛发展到全国,至11月底,内地18省基本全部光复。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并由此终结了自秦代开始、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革命的胜利果实迅速丧失了,具有软弱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试图“廉价”取得革命的胜利,以袁世凯赞同共和的条件而同意其出任民国元首,1912年2月15日,推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胜利的果实由此落到北洋军阀手中。袁世凯及其继任的北洋军阀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共和国”名存实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国”,孙中山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没有达到。其后,孙中山继续革命,屡仆屡起:1913年,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4年,成立中华革命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1917年,发起讨伐段祺瑞的护法运动,但很快失败。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重振旗鼓继续奋斗……屡经失败后,孙中山作出一个历史性的抉择:于1924年实行国共合作,开创了大好的革命局面。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诞生的,成立伊始就投入到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革命斗争中。1922年,中共二大规定党在当时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即明确党在现阶段进行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最低革命纲领与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其时,孙中山正陷困境。陈炯明的叛乱引发其阵营严重分化。当时,国际上只有苏俄、在国内只有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支持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公开谴责陈炯明是“反动行为”,肯定孙中山和他领导的革命。前所未有的失败促使了孙中山思想的升华,他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而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坚定力量。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增加了鲜明的“反帝”内容,民权主义突出强调为“一般平民所享有”,民生主义提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内容,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国共两党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基础上实现了合作。“新三民主义”和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第一次国共合作迅速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1927年北伐战争,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前景。但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右派”背叛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遭受国民党的背叛后,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独立领导进行民主革命,虽然遭受严重挫折和失败,但奋斗不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孙中山终生奋斗而未能实现的革命目标由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是革命能够取得胜利并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定因素
科学理解毛泽东的这个论断,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有紧密的联系。第一,它们发生在同一历史背景下。近代中国落后、贫穷且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是中华民族的最大愿望和最大利益。这两个革命都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主题的顺应。第二,在历史发展脉络上,孙中山的革命发生在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孙中山革命特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革命的继续;第三,尤其重要的是,革命性质相同。虽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发生变化,但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第四,就革命结果而言,孙中山未竟的事业,由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另外,孙中山的一些重要思想和政策,如孙中山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的民权主义思想,“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原则,以及“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内政外交基本政策,都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吸收和继承,成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正是基于这样事实,中国共产党人不论在革命过程中,还是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都把自己视作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