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我特意再次到北京看看,想找一下40年前参加国庆观礼的感觉。”9月下旬,邓瑞萍在参加山西昔阳县举行的“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前,特意去了一趟北京。
1969年初,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一心想改变现状的邓瑞萍瞒着父母,从家中翻出户口本,偷偷地到了当时的成都九眼桥培根路街道办事处报名,来到当时的雅安地区宝兴县永兴公社,成了一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正是那一年,邓瑞萍的人生里有了最宝贵的经历,上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观礼台上淌热泪
因为在宝兴的积极劳动,邓瑞萍获得了去北京参加观礼的名额。当介绍信飞进宝兴时,她懵了:
“国庆观礼?什么是观礼?”这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邓瑞萍当时的念头。“不知道后来还要参加国宴,作为四川代表团唯一的一名代表向周总理敬酒,更不知道最终能登上天安门城楼,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回忆起40年前的往事,已经58岁的邓瑞萍依然激动不已。
“虽然我就站在第一排,毛主席从我身旁走过的时候离我只有一两米远,但两只眼睛早已被泪水遮住了,根本就看不清楚。”回想40年前观礼的前一天晚上,邓瑞萍激动得一夜没睡着。不仅是因为参加了国宴,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更是因为第二天将正式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庆典,还要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由于个子矮,邓瑞萍被安排在了第一排。10月1日的北京,天空万里无云,早上9点左右,邓瑞萍和一群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静待国庆大典的开始。10点整,毛主席从右侧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虽然事前所有人都曾被嘱咐过:见到主席不能过分激动。“大家还是忍不住激动的心情,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我觉得去这一次,一辈子都值了!”现在已经退休的邓瑞萍说,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但正是在宝兴的那段知青岁月,才让她有机会感受了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
眼泪再次模糊双眼
邓瑞萍站在天安门城楼前,感慨万千。她的脑海里又浮现起40年前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画面:长安街上鲜花似海,天安门城楼上大红灯笼高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处充满喜庆色彩。伴随着雄壮的《东方红》歌曲,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天安门城楼。顿时,会场沸腾起来。
抚今追昔,看着今日的天安门,邓瑞萍感慨,现在的中国人民终于能够自豪地说出“屹立于世界之林”这句话了——天安门东西两侧已各树立起28根巨大的红色民族团结柱,象征着全国56个民族的大团结。邓瑞萍目睹40年后今天中国的变化,并送上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祝福:60年来,新中国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改革开放给新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