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八一建军节82周年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
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中国首部全面描写狙击手真实生活的专著出版
★ 为纪念建国60周年
★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59周年
☆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首部以狙击手的真实生活为蓝本的军事传记纪实文学《狙击手》一书今年再版
★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顺溜》,源自《狙击手》一书
★《顺溜》自6月19日首播以来,收视率不断创新高,首播占据央视最高点
☆ 《狙击手》故事跌宕起伏、曲折传奇可读性强
☆ 本书即将拍摄成战争故事片《狙击手》,象国外同类题材影片《兵临城下》一样风靡全球……
狙击手,这个独特的名字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冷酷而又浪漫的联想。对手们把他称作战场的幽灵,无声无息地杀人于无形,没有人敢否认他的存在,却找不到他藏身何处。防不胜防,避无可避,狙击手的特定称谓,总是暗含着黑暗中隐隐的杀机。然而,本书故事中的狙击手,是那样神秘莫测,他虽然只是一个刚刚踏入战场的新兵,他甚至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战术训练,但是,他却经历了所有战争中一样的生死搏杀。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极为光彩的一笔,让无数后辈子孙奉为永远的枪神。五十多年前,就在朝鲜半岛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他凭借一只老旧的苏制步骑枪,在不装备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情况下,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创下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冷枪射杀的最高纪录。这个数字即使放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而更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身经百战,屡次遇险,他却毫发无伤,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战争中的传奇神话。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第一狙击手--张桃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纪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更加怀念那些为新中国的创立曾经沙场沥血的有名和无名英雄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也是我们推出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
本书作者有的是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2004年春天,少华导演的纪录片《狙击英雄》一经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播出,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该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重复播出,创下了收视率新高。同年该片获得了中国电视纪录片2003年度长片一等奖。张桃芳的故事在网络上、城乡坊中,一时之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狙击英雄》的解说词也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军事网站点击率最高的文章之一。但是纪录片毕竟篇幅有限,张桃芳的很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并没有在片中得到完全展现,本书是作者把在采访中搜集到的所有台前幕后故事的集大成者。
这本纪实文学作品将全面讲述狙击英雄张桃芳生命中一个个真实而又传奇的故事,读者不妨和我们一起来重新解读、了解那个年代,那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英雄神话。或许在这些故事当中,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重新领悟些什么……
《狙击手》故事梗概
狙击手,这个独特的名字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冷酷而又浪漫的联想。对手们把他称作战场的幽灵,无声无息地杀人于无形,没有人敢否认他的存在,却找不到他藏身何处。防不胜防,避无可避,狙击手的特定称谓,总是暗含着黑暗中隐隐的杀机。
然而,我们今天故事中的狙击手,是那样神秘莫测,他虽然只是一个刚刚踏入战场的新兵,他甚至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战术训练,但是,他却经历了所有战争中一样的生死搏杀。他是中国军史上极为光彩的一笔,让无数后辈子孙奉为永远的枪神。在50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他凭借一只老旧的苏制步枪,在不装备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情况下,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创下了朝鲜战场志愿军冷枪射杀最高纪录,这个数字即使放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而更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身经百战,屡次遇险,他却毫发无伤,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战争中的神话。
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就是中国军史上的赫赫有名的第一狙击手--张桃芳。虽然在无数军迷心里,张桃芳是大名鼎鼎的狙神,但是在作者前30年的生涯中却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位英雄的名字。如果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前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的名字,大多是冲锋陷阵,舍身赴死的烈士,而象狙击手这样的角色,偷偷躲起来放暗箭伤人,似乎并不符合中国的传统的英雄概念。但是,如果从现代战争观念来看,现代战争最注重的是战斗的效费比,也就是战斗的有效杀伤和弹药消耗的比率,战争的根本宗旨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而张桃芳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应该说,他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慷慨捐躯的英雄。
1931年7月4日,张桃芳出生在江苏兴化县陈堡乡。7月4日,恰恰正是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欢庆国立日的时候。生逢7月4日的张桃芳,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就是在朝鲜战场上与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军士兵对抗,成为美军士兵闻风丧胆的战场克星。张桃芳的生辰的确给他的故事增添了几许传奇宿命感。
兴化古城曾经孕育出无数的著名的文人墨客,素有“明代出官宦,清代出学者”之说,比如著名的学者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等等。然而,也许谁都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作为文人雅士摇篮的小城,在二十世纪兵荒马乱的年代,出了这么一个同样大名鼎鼎的人物,此人大字不识一筐,但是却神勇非凡,他就是中国军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张桃芳。
和所有出生于那个年代的穷苦孩子一样,张桃芳的童年同样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从小没有机会读书,为了贴补家用,张桃芳很早就开始到地主家里做工,经常吃不饱饭,还要忍受地主的打骂。但是苦难的童年没有使张桃芳变得柔弱,反而磨砺出张桃芳一身卓越的胆识。
1949年10月1日,中国这个动荡的国度,终于结束了绵延几十年的硝烟战火,一个新生的政权开启了和平的一幕,同时也给了全国人民新的希望。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张桃芳与同村的张龙英正式举行了婚礼,新的生活开始了。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憧憬。这一年,张桃芳刚刚20岁。
做了父亲的张桃芳,沉浸在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当中。此时此刻的他,还根本意识不到,在中国的东北边界还有一个名叫朝鲜的地方,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此刻正处于一片硝烟之中,而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改变了张桃芳的生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正式爆发,在随后的三年中,在异国的土地上,世界上两个从来没有交战过的大国卷入了一场死伤惨烈的空前残酷的战争。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也掀起了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风潮。年轻的共和国号召青年们参军赴朝,为国杀敌。大江南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象潮水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
在兴化县陈堡乡,张桃芳在妻子的推动下,报名参军。张桃芳成为人民解放军新兵三团三营16连中的一员,时间是1951年3月。新兵部队展开了艰苦的军事训练,刚刚入伍的张桃芳明显还不适应军营的生活,接连发生了两件让他永远引以为耻的事情。在新兵打靶测试中,张桃芳三枪打出三个零环,这是全团的最低成绩。在此之后不久,张桃芳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士兵的第一生命----手中的枪也丢了,张桃芳被迫作当众作自我检讨。张桃芳羞愧得简直无地自容。
1951年7月,张桃芳终于通过了新兵连的训练考试,连续三个多月的新兵连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新兵团被分批补充到即将赴朝参战的志愿军中去。张桃芳从此正式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24军72师214团三营八连九班的一名新战士。
1952年10月30日,张桃芳所在的24军正式度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入朝不久,张桃芳奉命被调到连部,从一名普通战士成为了连长的通讯员。两个月后,全军部队已经接近上甘岭前线,24军得任务就是接替在上甘岭战役中已经损失严重的某军。在进入前沿阵地的前夕,部队进行了进入朝鲜的第一次练兵。在打靶测试中,张桃芳再一次一鸣惊人,三发子弹又是三个零环。张桃芳这一次真的着急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出一个样子来。在部队进驻上甘岭的前一夜,张桃芳郑重地向连长提出申请,要求到一线作战。
张桃芳地申请得到了批准,但是他知道,一个真正的士兵,决不可能紧紧凭借血气之勇,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战术。他开始自己偷偷下功夫。练就一手好枪法靠得是勤奋和锻炼;成就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则靠得是勤奋加才华;而要成为一名狙击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张桃芳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天分加勤奋,使他成为了一名狙击英雄。
张桃芳所在连队据守的阵地,是上甘岭战役中英雄黄继光牺牲的597.9高地。自从进入阵地的那一刻,这位年轻战士就对狙击手的行当入了迷。闲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因而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狙击手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第二次参加狙击作战就击毙一名美国兵。此后40多天时间,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
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狙击手们相互交流体会,经验和技术更进一步。训练班结束,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五枪打落四只飞鸟,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