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2008年会暨中国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博物馆的改革与发展,要有创新理论为先导,博物馆美学是跨文化理解、交流的桥梁,应成为新世纪博物馆发展的理论指南。
博物馆的内涵是什么,价值在哪里?以往人们多从科学的、历史的层面去考察,现在的博物馆学多侧重于博物馆应用技术与理论的研究,对博物馆基础理论的研究缺乏独创性。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型博物馆,普遍感到“传统的博物馆概念已概括不了现代博物馆的内容”。因此,我们不能不对传统的博物馆学进行反思,努力寻找博物馆学研究的突破口。
博物馆美学是从哲学的高度,对博物馆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客观研究,运用美学这把钥匙,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博物馆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对博物馆进行现代审美阐述的理论学说。从而把博物馆推向一个新的价值层次,使博物馆工作更加理性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博物馆美学的研究重点和理论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博物馆美的历史考察。把博物馆放在人类社会美的历程去考察可以知道,博物馆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程。
——博物馆产生的动因之一就是人类追求艺术审美的结果。被称为早期博物馆的古希腊神殿、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其藏品多数是文化艺术品,也有宝石、战利品和动植物园,说明追求财富和艺术审美是博物馆产生的动因。
——西方美学思想和工业革命,推动了博物馆美的发展。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博物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收藏范围从艺术品、古物到自然标本和民俗文物,人们注意了审美的和科学的价值。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博物馆事业迈出了重要的前进步伐。欧洲相继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博物馆。1793年开放的巴黎卢浮宫艺术博物馆,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新时代,也是人类对博物馆美共享的重要标志。
——现代审美和文化多元化,带来了博物馆美的繁荣。19世纪,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发展,充实完善了博物馆美的内容。这一时期, 自然、历史、科学、艺术等各种博物馆的建立,使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都在博物馆中得到展示。现代博物馆不但数量多,发展速度快,而且类型多样,布局趋于合理。这一方面是人类对美多方面追求与创造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博物馆教育应适应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搞好博物馆美育,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博物馆工作的最终目标。“美化社会,美化人生”,成为当今博物馆工作的主题,并将引导博物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关于博物馆美的构成。对博物馆的基本要素和运营机制进行美学定位和论证,阐述博物馆的内容美、陈列美、审美教育、建筑美、环境美的基本内涵和互相关系,揭示它们的美学特征和工作规律。
关于内容美的研究——根据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及特征,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帮助人们解读博物馆的美学内涵和特征。
关于陈列美的研究——从陈列在美的创造和鉴赏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出发,认识陈列工作的美学地位,同时总结陈列艺术的美学法则,推动陈列艺术的改进和提高。
关于博物馆美育的研究——抓住博物馆教育的形象性、悦愉性、 自由性等特点,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的核心任务,去认识博物馆的教育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