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大地震涉及的300公里长龙门山断裂带根据实际情况修建地震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重点在一头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将形成一个整体,规划和建设要对后人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省文物局昨日召开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纪念)馆、纪念地前期准备及地震文物征集会,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徐荣旋表示,他们将组织专家从今日起用三天时间赴都江堰、绵阳、绵竹、青川等地考察地震遗址、博物馆选址。
选址
点线面串成整体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建立地震纪念设施缅怀遇难同胞,记录地震巨大破坏性和全国军民团结一心抗震救灾事迹已成为各界共识。将汉旺钟楼建成地震永久纪念地、在北川县城废墟建立地震博物馆……各界人士和相关政府都提出不同的设想。徐荣旋昨日表示,地震纪念设施修建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不是每个地方都修一座博物馆,而要根据情况进行规划.目前总体的原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汶川大地震涉及的300公里长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重点在一头一尾(既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将形成一个整体,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历史面貌,规划和建设不能浪费,要对后人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
据悉,此前各地专家还提出,要着眼于建成世界一流的灾难性遗址博物馆,为下一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征集
10万件不觉得多
“就算征集到10万件地震文物资料,我也不会觉得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高大伦对地震文物征集工作非常急切,他认为文物征集也需要志愿者,“比如学校废墟里的书包,我们不但要保留书包,还要记录书包的主人在地震中的遭遇,让每一件地震文物资料背后都有一个详实的介绍,而这需要大量的工作。”
文物局专家认为一切与地震相关的资料都有可能作为文物收藏,专家整理了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比如有关地震的见证物,包括图文资料、在废墟中的书包、遇难者遗物等;还有就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见证物,包括解放军、武警、志愿者赴灾区救灾的实物资料,各种标语等……“我们的要求是先收集上来再说,以使得我们收集的东西能全面反应汶川大地震和抗震救灾过程。”据悉,包括省文物局、地震局的专家将组成考察组于3日至5日赴都江堰、绵竹、什邡、绵阳、青川等地进行地震遗址、博物馆选址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