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里,走遍了最困难地区的广大农村。他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分析农村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组织群众开粉房、磨豆腐,首先解决吃饭问题;坚持大搞粮食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尽量把农村经济搞活;既解决农村存在的干群矛盾、群众中的矛盾,又不搞斗争扩大化,帮助农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
1963年,华北、华东地区遭受特大洪水。为了确保天津、保定的安全,国务院决定在山东境内四女寺地区紧急分洪。在山东省委领导下,栗再温具体指挥了这场抗洪斗争。他赶到现场,冒着大雨进行实地考察,一次又一次地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分洪方案。在同洪水搏斗最紧张的日子里,他曾几天几夜不合眼,口渴了,用手捧一口黄泥汤喝,肚子饿了,嚼几口干粮。因过度疲劳而病,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身边人员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严肃地说:“事关8万多人生命财产的安全,万万马虎不得。”凭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一直坚持了40多天,直到完成分洪任务。
栗再温为山东省财贸事业建设付出了极大心血,在保障军民供应、繁荣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工作中,他创造性地提出财贸干部应树立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即: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时,要考虑是否对人民有利,是否对社会主义经济有利,是否对生产有利的原则;要经常不断地研究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需要;要经常不断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活工作学习需要。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三个观点,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山东省委、省政府一大批领导干部被造反派打倒。根据中央指示,栗再温临时主持省委工作,他忍辱负重,坚守岗位,既要抓全省工农业生产,还要忙于应对造反派、红卫兵,身心俱疲;他为保护国家重点文物被造反派批斗,悲愤成疾。当省委被造反派“夺权”后,为维护党性原则,他用生命进行坚决的抗争。1967年2月17日,栗再温被林彪、“四人帮”及其在山东的代理人王效禹迫害致死,时年59岁。1979年4月,根据中央决定,中共山东省委为栗再温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批准为革命烈士。
风范长存
从1927年入党到1967年被迫害致死,栗再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整整40个春秋。他领导过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武装斗争及农村工作、财贸等工作……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用自己的智慧、汗水、热血和生命,为党的发展、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理想。
栗再温经历过严酷的地下斗争的考验,也经历过战争岁月的洗礼,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始终坚持党的信仰,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实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原河北省委的一些人,在党内搞分裂,引起了敌人的注意,致使省委的一些同志被捕。他凭着坚定的党性原则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进行坚决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
栗再温一生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无论职位高低,都能坚持与广大工农群众紧密联系。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时,他很关心工人的疾苦和业余文化生活,经常深入工厂、矿山和工人交朋友,拉家常。每到一处,工人有没有房住,上班能不能喝上开水,有病能不能及时就医,小孩能不能及时入托,有没有俱乐部、球场,文体活动搞得如何,都是他所关心的问题。在山东,他成年累月地在农村奔波,不少农民成为他亲密无间的朋友,也有成百上千的农民不知道他就是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而亲切地称他“栗老头”。
栗再温一生艰苦朴素,从来不搞特殊。在战争年代,他身居领导岗位,生活如同普通一兵。他对自己的家属要求严格,建国后,他的家属或亲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