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文滋谈毛泽东对礼宾工作的几次指示
记 者: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增多。由于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局在接待外宾方面缺乏经验,安排不尽合理,听说曾受到毛泽东的批评。
丛文滋:是的。当时,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要经常接见一些友好国家前来访问的国家元首和重要外宾,外事活动很多。一次,毛主席在接待外宾之后散步时说,接待工作有两大浪费:一是礼仪繁多,搞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浪费了大家很多的时间。这一定要改进!二是接待宴会,大讲排场,吃掉的还没有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金钱和物资。要知道,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啊!你们可知道,种一株稻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结子,几株稻子才能做一碗米饭?种一棵麦子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结子,几棵麦子才能做一个馒头?有谁算过这笔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嘛!我们不能离开广大的农民群众,不能忘本!国家建设刚刚开始,要节约国家的资财,人力物力都不能浪费!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
记 者:可以看出,毛泽东主要是对礼宾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浪费现象不满意。
丛文滋:是的,他反对两条:一个是注重形式,一个是讲排场。据我了解,针对这两点,毛主席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作过三次指示:一是1951年提出他不再出面宴请新任驻华大使,也不出席驻华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二是1954年要求对驻华大使递交国书程序进行简化;三是1965年对招待外宾宴会的规格和送礼、受礼等工作作出指示。
记 者: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毛泽东作这三次指示的经过和缘由。
丛文滋: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太多了。毛主席曾说过:“人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实际是寸金难买寸光阴。”他忘我工作,寸阴必争,而当时外事活动却占用了他过多时间。新任驻华大使向毛主席递交国书后,毛主席要出面宴请大使夫妇,总理兼外长周恩来陪同;驻华大使举行国庆招待会,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也要参加。1951年初,他主动提出,他本人今后不再出面宴请新任驻华大使,也不参加驻华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周总理遵照毛主席指示,同外交部研究后,决定新任驻华大使向毛主席递交国书后,改由外交部副部长出面宴请大使。驻华大使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则改为:社会主义国家由刘少奇、朱德轮流代表毛主席参加;资本主义国家由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参加。
记 者:据说当时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有一套既完备又复杂的程序。
丛文滋:这就是1950年2月外交部根据周总理指示制定的《各国使节呈递国书的暂行办法》。办法有这样一些详细规定:由外交部交际处处长乘礼车前往使馆迎接大使或公使。大使或公使乘正礼车,交际处处长陪坐于右,随同人员乘副礼车。礼车至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前停下,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局局长迎于车前。大使下车后,军乐队奏大使本国国歌,仪仗队致敬。外交部长迎于会客厅前。我国的参礼人员除主席外,有总理兼外长、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总参谋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局局长、外交部交际处处长和翻译。递交国书正式开始时,主席立于会客厅正中,总理兼外长立于主席右后方,秘书长立于左后方,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及交际处处长立于右侧,总参谋长、典礼局局长及翻译立于左侧。典礼局局长、交际处处长引导大使或公使及随同人员就位。大使立于距主席四步处,随同人员排列于后。然后大使和随同人员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