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前夕,毛泽东遗物馆的陈列布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提前来参观的参观者被馆中展示的物品深深吸引。图/记者陈勇)
红网12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志宏)毛泽东铜像向西北移动84.5米,面朝故居而立;毛泽东遗物馆正抓紧布展,将展出1008件主席遗物,遗物馆采用的高科技手段,让游客可以和一代伟人亲密接触;韶山高速公路已经通车,从省会长沙到韶山只需要45分钟……
本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纪念日,现在,韶山“一号工程”即将全面竣工。
“一号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2个子项目,主要是指“一场、二馆、三路、四坪、一配套、一整治”:一场,即毛泽东广场改扩建;二馆,即新建毛泽东遗物馆和改造毛泽东纪念馆;三路,即韶山高速公路和韶山核心景区的南北两条绕行公路;四坪,即景区内4个停车坪;一配套,即供电、消防、给排水和信息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一整治,即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包括毛泽东广场周边环境整治。
“一号工程”全面竣工后,韶山景区更漂亮了,游客去韶山旅游,交通更方便,可参观的地方也更多了。据预计,明年韶山将迎来旅游高峰。
毛泽东铜像面朝故居
毛泽东广场(原名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改扩建,是韶山“一号工程”的重要内容。建设方案由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人士及主席亲属的意见。为了检验实际效果,设计者还曾在现场搭建了等比实物模型。
毛泽东广场改扩建后,东至现韶山村停车场以东,北以韶山学校、韶山宾馆前公路为界,西到太公山,南到纪念馆、毛鉴公祠前。广场上可容纳1万至1.5万名游客,能够满足举行大型纪念活动的需求。毛泽东铜像从原位置向西北移动84.5米,面朝故居而立。
铜像向西北移动后,主轴线顺应韶山冲的地势走势,背靠韶峰、面向故居,与纪念馆大门建筑平行,整体空间上形成“韶峰—太公山—铜像”的远、中、近背景层次。
如今的广场轴线上,以铜像为控制点,以休闲绿地、纪念区、瞻仰区为节点,较好地解决了原广场视距短且空间局促压抑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广场的宏伟气势,形成浓郁的纪念氛围。
毛泽东广场作为群众表达对毛主席崇敬、追思、纪念的主要场所,其纪念性大于休闲性,因此突出了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广场划分为瞻仰、参观、纪念和休闲等四个层次和区域。其中,瞻仰空间面积1112平方米,铜像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我国56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形成厚实壮观的背景林效果;参观空间面积1700平方米,与瞻仰空间相差12级台阶,主要供游客留影及大型纪念活动的表演舞台使用;纪念空间面积5950平方米,与参观空间相差12级台阶。该区域主要供游客疏散、纪念活动、集会;休闲空间区域主要定位于游客休闲与参观铜像前瞻仰气氛的营造,在中轴线上布置有景观大道和诗刻石景。
在广场中轴线瞻仰大道入口处有一块景观石,题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大字。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沁园春·雪》等毛主席诗词。
1008件遗物与游客见面
毛泽东遗物馆是韶山景区的新建场馆,将于12月25日全面对外开放。该馆共收藏和保护文物资料3569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85件。在该馆所收藏、所保护的文物资料中,包括毛泽东遗物6536件。该馆正式对外开放时,将面向游客展出《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等四个陈列,展出1008件毛泽东遗物。
毛泽东遗物馆于2006年8月12日破土动工,2008年12月25日竣工,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层层叠落,呈分散式院落组合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