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①位于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是客家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台湾客家人根脉相连,与台湾的客家文化一脉相承。经过十多年建设,客家祖地核心区③初具规模,从而奠定了在客家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并在对外(包括台湾)客家文化交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试从建设文化强省视角切入,就本命题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浅探讨。
一、客家祖地④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在客家文化的漫长形成历史过程中,派生出五种客家文化圈(或称模式)⑤,不管那种客家文化圈,都与客家祖地⑥有着“根基”关系。所谓“根”的关系,是因为石壁是客家总祖地,占八成以上的200余姓氏的海内外客家人同石壁有渊源关系,在唐宋时期,客家民系、客家文化是在以石壁为中心的地域孕育、诞生的,所以,石壁是客家文化的根之所在。所谓“基”的关系,是因为客家人的迁徙(指形成民系之后)是从以石壁为中心的地域出发的,他们成为客家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所以,石壁是客家文化的传播基地。还有,在这块孕育客家民系、诞生客家雏形文化的原生沃土上,蕴藏着丰富的各种客家文化形态(或资源),如客家话、民性、民居、饮食、服饰、风俗、掌故、民间音乐与传说,以及客家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化遗产等。除已挖掘、并出研究成果的外,还有大量的客家文化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从而使客家文化“根基”更加扎实。
二、客家祖地⑦与台湾客家的历史文化渊源
大陆客家人迁移台湾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大量迁移发生在清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3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以后。据林嘉书在《客家摇篮•石壁村》一文中考证:(目前)台湾至少有60个常见姓氏中的600多万人与石壁客家有关,其中300余万是客家人,另外200余万是传自石壁,又从闽南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台的闽南人。又据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一文中考证: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云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再据巫氏、罗氏、刘氏、林氏、黄氏、丘氏、李氏等族谱记载,其后裔迁居台湾开基立业,繁衍生息。如巫氏最早是在明末年间随郑成功一道前往台湾,入台开基于台南,后裔垦彰化,现台湾巫氏所供奉的始祖就是唐贞观年间开创黄连镇(宁化古称)的开山始祖巫罗俊。由此可见,台湾大多数客家人的祖籍地都在宁化石壁,与石壁有着根脉相连的姓氏渊源关系。现今台湾的客家文化,亦随客家人迁移台湾而随生产技术、生活习俗传入台湾,同样与石壁的客家文化一脉相承。
三、客家祖地在客家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为民系特征的客家文化,是中原南迁汉民与闽粤赣毗邻地区原住土著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互相磨砺、互相融合,而衍生的一种地域特色文化,是以中原古汉文化为主体,融入不同时期的江淮文化、长江文化及闽粤赣毗邻地区土著文化为一体的一种多元文化,包括丰富的客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和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福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之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海内外客家人。
十九世纪以来,客家文化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包括台湾客家人,下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海内外兴起了以寻根、祭祖为主要形式的客家文化热。面对方兴未艾的海内外客家文化热,宁化为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寻根、祭祖、旅游、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建设客家公祠的初衷),于1992年开始筹建客家公祠,并于1995年10月18日建竣,随后陆续建成了相关配套建筑,加上周围原有的古建筑,一个以客家公祠为标志的客家祖地核心区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集展示、传承、祭祀、表演、研究、交流、传播于一体的客家文化体系,在本省还没有哪个地方象客家祖地这样,初步建立起了多功能的客家文化体系。实践证明,客家祖地在对外(包括台湾)交往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比经济作用更大的文化作用,并在海内外客家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客家文化牌”成了宁化目前唯一一张可以通向世界的文化名牌,并由此奠定了在客家文化中的应有地位。
(一)客家祖地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
客家祖地核心区由标志建筑、配套建筑及古代建筑三部份组成。标志建筑客家公祠是一座仿古客式建筑,由正殿(玉屏堂)、文博阁、祭祀厅、休息厅以及前廊、回廊组成;配套建筑由牌坊、姓氏碑廊、碑亭、碑林、客海禅寺、客家之路、广场、接待厅组成;古代建筑由张氏家庙、玉屏古亭、维藩桥、三圣庙、汉帝庙等组成。这些新旧建筑、阁藏文物、文字介绍、古今楹联等,内含比较丰富的客家文化;尤其是文博阁,珍藏着许多客家文献、文物、谱牒、书画、书刊等,是观赏、阅览、考察、研究客家历史和文化的阵地;客家祖地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也是载体)。另外,根据中科院地理所编制的客家祖地总体规划,围绕“世界客属朝圣中心、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战略发展目标和“客家祖地•三州佛堂”远景发展总体形象定位,在今后10年内,客家祖地将建设六大功能区,即入口服务区、氛围营造区、中心祭祀区、情感认同区、民俗休闲区、附属文化区。届时,客家祖地将展现客家文化光彩四射的蔚蓝人文风采。
(二)客家祖地已成为传承客家文化的物化象征符号
客家文化的许多文化形态都蕴藏在客家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显得分散、零碎,不便认知和解读,加之缺乏客家文化载体,难以形成直观的概念化、理性化认识。而客家祖地的标志建筑客家公祠及其配套建筑,是一个根据客家历史、客家文化的当代再创造,是一个重新根据现代需要构建出来的客家文化物化象征符号,便于认知和解读。对于非研究客家文化的大多数海内外客家人,只要游览客家祖地,便可形成对客家文化直观的概念化、理性化认识。有了这种认识,可以重新强化海内外客家人“原生纽带”⑧和“根、源、祖、脉”的族群意识,同时也重新划定了客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边界,从而成了区分客家“我群”与非客家“他群”的标志,使海内外客家人在这样的“原生纽带”和“根、源、祖、脉”上团结起来。
(三)客家祖地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包括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宗教⑨都有自己的朝拜圣地,客家人自古以来一向重视礼教,敬睦祖宗,各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祭祖宗祠。客家公祠建竣及其祭祖大典公祭仪式的形成,标志着客家祖地、客家人的总根源、客家人总家庙的确立。由于构建的客家公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客家百姓公祠,正殿(玉屏堂)神坛供奉着152姓先祖神位,各姓氏的海内外客家人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其“根、源、祖、脉”,同时又从自己宗族出发追溯到宁化石壁而同中原联接起来,因而对海内外各姓氏客家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顺理成章成了十分注重“根、源、祖、脉”海外客家人朝拜祖先的重要场所。
自客家公祠建竣及举行首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以来,海内外客家人纷至沓来,络绎于途,兴起了寻根谒祖的新客家运动(也是一种客家寻根文化),至今已吸引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海内外客家人及县内外游客27万多人次(其中台湾2000多人次)前来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客家公祠常年香火旺盛,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每一位来自远方的客家人来到客家祖地,如同基督教信徒到耶路撒冷⑩、伊斯兰教信徒到麦加○朝圣般虔诚,当他们进入客家公祠正殿(玉屏堂)看到本姓本族的先祖神位时,无不为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所感染,焚香点烛,顶礼膜拜,恭敬之极,或跪拜在地,叩不完的响头,或热泪盈眶,表不完的孝心,或站立良久,默默祈祷,此情此景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
(四)客家祖地公祭仪式创造了一种客家新民俗文化
自1995年以来一年一度举行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动,其公祭仪式程序也是根据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进行的,不同的是主祭人为政府官员、海外客属社团的领袖们,而不是宗族中的长老。由于公祭仪式是一种全新的建构,它源于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又是现代的创造与建构,因而它与客家民间各宗族的传统祭祖仪式也有不同。例如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虽也有一些客家民俗文化表演,如发彩仪式、锣鼓吹打等,但表演内容却没有公祭仪式那么多而相对集中。公祭仪式中的客家民俗文化表演还有客家山歌、花灯、擂茶、酒酿等,随着公祭仪式年复一年的沿袭下去,这种集中的客家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也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因此,公祭仪式以及相关的客家民俗文化表演也等于是创造了一种客家新民俗文化,即在客家民间传统祭祖仪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意识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