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红色旅游凭借着对革命历史的真实反映,向人民传递革命历史遗存等物化信息,以及向人们传递这些历史遗址、遗存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内涵等而发展迅速。红色旅游的繁荣是红色文化资源以旅游产业的形式,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得以合理开发的结果,富含有丰富的文化审美价值。这些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日常性的参观、文献作品的制作和“红色经典”的编创等方式来实现。
红色旅游的思想性、教育性是由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虽然红色旅游文化也是一种娱乐文化、休闲文化、消费文化,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审美文化、修身文化,更加强调红色旅游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首先,从旅游资源来看,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等历史遗址、遗存和精神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珍贵文献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功能。红色旅游担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虽然红色旅游是寓教于乐的,但它不能歪曲革命历史,或过分娱乐化而违背革命历史教育的初衷,红色旅游更多的是强调其教育和审美功能。其次,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来看,旅游者前往红色旅游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受教育和熏陶。这一点与绿色旅游、民俗旅游和人文景观旅游的教育性是不同的。比如,旅游者在游山玩水中,感悟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审美中,不经意间受到教育。而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外表的壮观,旅游者从一开始就通过对红色遗址、革命展等景物景观的感知和体验,自觉领悟红色文化的真谛,体验红色精神的魅力,从深层次观赏红色旅游的内在美,使红色文化以审美的方式进入旅游者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红色旅游的过程,就是了解红色文化、体验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心灵的震撼与净化,即红色精神被唤起的过程。
当前红色旅游审美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日常性的参观活动。以集体或个人名义参观、瞻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以及把参观以上场所同入团、入党等活动结合起来,是目前各地开发利用红色旅游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二是文献作品的制作。文献作品以其真实性、客观性和形象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建国前就开始制作文献片,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镜头。建国以来,文献作品的制作进入黄金时期,除了影片,大量的文献电视片也相继推出。如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等,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中央媒体共同推出文献性栏目《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红色记忆》等,成为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三是“红色经典”的编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创作了一批红色经典作品。“红色”意味着这些作品与人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豪迈的战斗精神紧密联系,象征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操,并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情愫,“经典”意味着这些作品本身的不可超越,它必然是经得住时间考验,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它们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失去意义。“红色经典”主要包括红色经典歌曲、红色经典文学、红色经典电影、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等。另外,“红色”题材的MV、卡拉OK、“红歌会”等新型大众娱乐方式的风靡,不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