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养伤处(国内)显得残破不堪。
东北网10月29日讯 《夜幕下的哈尔滨》、《雪狼》等以哈尔滨革命斗争史为题材的影视剧轮番热播,连日来热度不减,增强了冰城对国内外客人的吸引力。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专家称,哈尔滨不论是革命旧址的数量,还是革命英雄的影响力,都居全国前列,堪称“东北红都”。热播的影视剧仅仅是揭开了革命历史遗产的“冰山一角”———哈尔滨市仅有据可查的革命旧址就有近百处。
根据专家提供的线索,记者连日来走访了部分旧址。这些旧址大多处于道里、南岗等老城区,目前仅存三分之一,有的因缺乏保护而破旧不堪,命运堪忧,有的旧址无声无息地消失,令人惋息。
赵一曼雕像被拆除
循着革命者战斗的足迹,记者来到了南岗区文明街48号。这里曾是1933年哈尔滨电车工人抗日大罢工的旧址,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的领导人,便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目前坐落在这里的是市电车总公司。
据市电车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作为电车工人革命斗争旧址,解放后,每逢“五一”劳动节以及赵一曼烈士诞辰纪念日等,这里都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这里原来建有一座赵一曼烈士雕像,雕像中的赵一曼侧身而坐,穿着工人们冬季常穿的棉大氅,仿佛在和工友们讨论罢工斗争。如今,这座栩栩如生的雕像的原址已变成一座高层的停车场。据了解,几年前,这座雕像被拆除了。为了拆除几吨重的雕像,当时甚至出动了大铲车。
记者又来到位于道里区爱建地区的哈尔滨车辆厂旧址,这里是哈尔滨市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哈尔滨工人曾团结俄国工人举行了全路四次大罢工。这里存留着一个老式的火车头,还有一座红砖厂房。厂房的大门紧锁,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到处是灰尘,遍地是废弃的建筑垃圾。
赵尚志养伤处残破
中央大街、尚志大街有10余处革命旧址。记者在寻访中已找不到哈尔滨口琴社、一毛钱饭店、满洲省委扩大会议、牵牛坊、天马广告社等旧址。
记者在西十三道街找到了赵尚志养伤处。据了解,1933年,受伤的赵尚志被安排到同学于开泉的家———西十三道街23号养伤,于开泉父亲在这里开了一家饭店,叫“广珍大菜馆”。如今的房主是58岁的周先生,而他的父亲周嘉祚则是“广珍大菜馆”的前台经理。
周先生称,据父亲回忆,当时,对面小楼是日本宪兵的一处特务机关,旁边是日伪政府家属宿舍,日伪军还时常到楼下菜馆吃饭。周嘉祚负责照顾赵尚志的饮食。当时赵尚志伤得很重,头上包着厚厚的纱布,总是渗出鲜血。后来,身为哈尔滨口琴社成员的于开泉不幸被捕。为了救儿子,于开泉的父亲紧急出兑菜馆,于是,周嘉祚便凑钱接下了菜馆。
周先生说,由于房子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他没有破坏过房屋的结构。目前房屋多处开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前景堪忧。
革命旧址亟待抢救
根据党史研究专家们近年的调查研究,在冰城散落着近百处革命旧址,目前仅存30余处,它们无声地纪念着早期革命斗争、抗日斗争、解放战争年代,冰城发生的波澜壮阔的革命画面。其中保护较好的仅有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光芒街40号)、赵一曼被捕养伤处(一曼街哈医大一院)等几处。
专家称,目前被列入文物保护范畴挂牌保护的革命旧址尚不足10处,更多的旧址处于无人管护的尴尬处境,这也是一些旧址无声无息地消失的重要原因。
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张伟表示,哈尔滨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城市。在20世纪上半叶,一大批有影响的革命者、共产党员投身于早期革命斗争、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他们的英雄故事值得冰城人民永远纪念。
专家呼吁,哈尔滨的革命旧址亟待保护,应通过法律手段和科学规划,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