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打柴人。毛泽东便上前打招呼:“老乡,到铜鼓去怎么走呀?”打柴人上下打量着光着脚、像个农民模样的毛泽东,便回答说:“这一带叫月形湾,已经是铜鼓境内了,前面翻进山,不要多久就可以到排埠,从排埠到县城只有20来里路,住一夜再走吧。”打柴人领着毛泽东一路走一路谈。当谈到农民协会时,毛泽东问:“老表,你们这里办了农民协会吗?”打柴人说:“办了,蛮热闹哩,但现在解散了…”毛泽东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我的钱都被人抢走了,剩下这两块钱,请你帮我买一双鞋,一把伞,搞一些吃的。”打柴人把毛泽东领到自己家中,煮了一顿薯丝饭,还特意多加了些大米,把家里仅有的菜做了几道,热情款待了毛泽东,并为毛泽东买了一双草鞋。吃完饭后,打柴人把毛泽东安排在吴家祠堂住了一夜。
这个为毛泽东带路的人名叫陈帷德,又名陈九兴,是江西铜鼓纸业工会的会员,后来他还参加过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工作。当时,他正从山上打了一担柴路过,遇见了刚刚从反动民团处脱险躲在山上的毛泽东。第二天,陈九兴领着毛泽东一直走到了一个叫交车岭的路口,那儿有一条可以通往毛泽东要去的铜鼓县城的直路。分手时,毛泽东又一次询问他的姓名,但当时陈九兴因不认识毛泽东,故仍不肯讲。直到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后,派人打听,才知道陈九兴的情况。解放后,毛泽东不忘旧情,还给陈九兴写过信,称陈是“救命恩人”。
在湖南、江西等地的一些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曾展览过以此史实题材创作的一幅大型油画《领路》。
毛主席化险福地——铜鼓县排埠镇月形湾(中红网 江山摄)
据当地人介绍,照片右上角的丛林深处,曾是毛主席当年的脱险之处(中红网 江山摄)
毛主席脱险后,曾在当地农民陈九兴的帮助下,在吴家祠堂住了一夜(中红网 江山摄)
这里建起了毛泽东铜像,右边的房子就是毛主席当年住过的吴家祠(中红网 江山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