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个历史瞬间,定格住铁军70年的忠诚坚贞;200余幅丹青墨宝,寄托着老同志们回望硝烟的深情。
24日上午在湖北省艺术馆开幕的《铁的新四军》大型图片暨书画展,引来人们纷纷驻足流连。千余幅图片、作品,让人们倍觉亲切,倍感怀念。
“那些女战士,都是我的战友!”
在络绎不绝的参观人流中,记者发现一位白发老人在《中原突围》画作前陷入沉思。
攀谈得知,老人名叫于溪,是当年新四军五师的著名女战士。“了不起啊,我的这些战友们!”指着画上的宣化店、丹江口等地,于溪老人一一道出牺牲战友们的姓名:李英玉、袁爱芬、黄琪、王二花……“她们牺牲时年纪最小的年仅17岁!”“光荣归于党,归于死难的烈士!”于老说:“她们的光辉形象像磨刀石一样,一次又一次擦掉我心中的尘埃,让我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等困难,心头都永远明亮!”
“我就是在那里负的伤!”
“这幅画,画的就是我亲历的事情,看了很亲切!”年已92岁的栗栖老人,拄着拐杖,在夫人及女儿的搀扶下,专注地站在画作前,桩桩往事,宛在眼前。
栗栖老人指着画作说,我就是1946年6月26日在那里负的伤,鲜血染透了全身的衣服。但敌人的嚣张气焰、穷凶极恶,挡不住铁军的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抹不掉的记忆!”
50多位武警战士,昨天一大早就来到展览现场参观。这群在和平时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特殊使命的军人,对于硝烟岁月别有一番感情。“这些照片和图画,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战士王国松说,作为军人,在缅怀先辈丰功伟绩的同时,我们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决打赢维护国家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岁月可以驱散硝烟,却抹不掉一个民族的记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三学生杨越激动地表示:将踏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染红的足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伟大社会主义事业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