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〇〇三年十二月调查原日军"利济巷东云慰安所"遗址
作者(中)今年二月采访实施"日本公使馆毒酒案"的詹长麟老人
中新江苏网十一月二十日电:(朱晓颖) 南京大屠杀研究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新著《武士刀下的南京》将于下个月出版面世,书中将首次集中公布南京专家学者近三年来对慰安所遗址、慰安妇及南京大屠杀等新发现和新证据。
书中新增加了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浦口、江浦、汤山等地慰安所的材料。其中提及,浦口一带是津浦铁路的终点站与日军“第二碇泊场”、“三井码头”及浦口战俘营所在地,集中了大量日军。因此日本军方或日侨娼业主在这些地区开办与经营了若干家慰安所。“昭和楼慰安所”、“日支馆料理店兼慰安所”、“一二三楼慰安所”、“江浦慰安所”、“汤山慰安所”等便是其中一部分。
社会调查中,二十多位南京慰安妇的名单及个人史料收录在书,包括在二〇〇六年四月找到的“活着的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的材料。
南京大屠杀期间,二十多位西方侨民救助二十多万中国难民的新史料也得以首次公布。如刚发现的金陵神学院美国传教士休伯特.索恩的书信史料、著名的鼓楼医院的美籍医护人员救治中国伤病员的史料、西方侨民救助隐藏在难民中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与军官史料等。
经盛鸿介绍说,《武士刀下的南京》涉及时间段是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侵华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主要阐述日伪统治的近八年期间,作为中国沦陷区的核心地区——南京殖民社会的各方面情况。
“把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引向深入,能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这一薄弱环节”,他表示,《武士刀下的南京》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中国同胞遇难七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而为揭露日本侵华罪行提供新的有力的证据,以铁的史实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张纯如—南京大屠杀》首映 慰安妇将赴加作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