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旅游大巴驶向井冈山,一批批游客在景区景点徜徉;夜幕降临后的茨坪城区数以万计的游客成群结队散步购物,尽情享受着美丽的井冈夜色……十一黄金周的帷幕虽然已经落下,井冈山却仍是宾朋满座,欢声笑语……
据了解,十一黄金周,井冈山旅游共接待游客16.08万人次,同比增长13.64%;门票收入1150.99万元, 同比增长15.17%;旅游收入9419.21亿元,同比增长34.82%;日均接待游客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和星级饭店住宿率均创历史新高。井冈山市旅游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这皆得益于今年井冈山倾情打造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的功劳。
井冈山黄洋界哨口景点内游人如织。(中国江西新闻网通讯员 廖昔君 摄)
新理念:红色旧址“活”起来
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该市树立“大资源、大手笔、大市场、大发展”的红色旅游新理念,先后投入巨资对革命旧址遗迹、纪念建筑等进行抢修保护,并创新“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得红色旧址活了起来。去年以来,该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一号工程”为契机,按照“严格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全力实施“六五四三二一”工程,努力实现景区景点精品化,先后对大井旧居、步云山练兵场、会师纪念馆、会师广场等旧居、遗址进行大规模修建。
同时,在茨坪旧居、大井旧居、黄洋界积极实施“情景再现”工程,将之塑造成游客体验井冈山革命斗争、接受传统教育的红色体验景区。该市还深入挖掘茅坪“一根灯芯、两篇著作”的内涵,将茅坪景区打造成与其历史地位相符合的核心景区;推出了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的“六个一”传统教育模式。
新思路:红色文化“亮”起来
“白天看景点、晚上看表演、魅力在特色、文化是灵魂”。增强旅游文化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是井冈山最大的卖点,该市深暗此理。为此,该市不断挖掘文化内涵,营造一流品味。成功引进由桂林《印象刘三姐》、河南《禅宗少林》的创作单位,投资一个多亿,在新城区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再现井冈山斗争的那段峥嵘岁月;坚持与江西电视台合作,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继续举办中国红歌会,并实行现场直播,打造红歌品牌;充分利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井冈山》的热播,组织推出“拍摄花絮展览”,编辑浓缩版电视剧流动播出;精选一批擅长唱客家民歌的农民在龙潭景区进行山歌对唱,原生态再现井冈山乡风民俗文化;打造一套国际标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景观(点)和谐统一的景区标识标牌系统。
新旅游:红绿辉映“俏”起来
围绕“圣洁、纯净、和谐、精美、大气、震撼”的旅游定位,该市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保护、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为目标,相继开发出领袖峰、荆竹山、笔架山、大峡谷等生态景区;投资1500万元改造了井冈明珠——挹翠湖,并精心打造北山、南山,使之成为遥相呼应的“双子星座”,旅游呈现出红绿辉映的新气象。
井冈山市推出了竹排漂流、客家歌舞、客家菜肴品尝、观幽林古藤、快艇游井冈湖、眺五指峰等“绿色”景点;精心策划了攀岩、射箭、漂流、射击等旅游项目,开发了山林穿越、野外拓展训练等项目,并以梨坪白银湖国家会议中心设施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休闲、疗养、会展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开发。
今年3月份,该市还推出以红、绿、蓝、金、古五彩为主线,(即:一次充满激情的红色之旅;一次充满活力的绿色之旅;一次健康时尚的蓝色之旅;一次幸运浪漫的金色之旅;一次民俗风情的古色之旅)的精品线路,深受游客追捧。
新农村:红色品牌“火”起来
按照“青山绿水一幅画,白云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