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要爬最高的坡,过河要过最大的河,喝酒要喝大碗的酒,唱歌要唱最红的歌”,今天下午17时,这首中国红歌会的主题歌——《唱歌要唱最红的歌》,在井冈山茨坪文化广场上再度响起。由江西电视台主办的“庆祝十七大·放歌井冈山”大型活动,经过5天充满激情与友情的比赛,终于降下了帷幕。幕落时分,歌蕴深情。那一刻,不少参赛选手与观众的眼里,泪花闪烁。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从2006年创办至今,中国红歌会一路唱来,掀起了新一轮传唱红色歌曲的热潮,它所弘扬的红色文化,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感动与激情。
从红土地走向全中国
中国红歌会原是江西电视台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推出的大型电视活动。2006年国庆期间,江西电视台在井冈山举办“红歌总动员”活动,每天下午3小时连续7天进行现场直播。演唱者除了本省选拔之外,赴井冈山的游客也踊跃报名,甚至有许多看到电视播出的红歌爱好者特地星夜兼程从各地赶往井冈山,其热烈火爆的盛况大大出乎了组织者的意料。
2007年,恰逢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和党的十七大召开,江西电视台又于“五一”黄金周,第二次在井冈山举办了“放歌井冈”7天电视现场直播,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
2007年7月,“中国红歌会·红歌总动员”全国分唱区比赛正式启动,在全国有代表性的革命根据地如湘鄂赣、晋冀鲁豫、陕甘宁等设立5大唱区,吸引了10余万人报名参加。8月10日至21日,24场海选赛事经过剪辑后,连续12天在江西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此后,从8月22日、23日的“中国红歌会·红歌突围战”,到9月2日至10月7日的“中国红歌会·红歌英雄汇”,随着节目的播出,中国红歌会在观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收视率也一路飙升。观众的短信参与由最初的每场3万余条上升到每场40余万条。
中国红歌会,从江西红土地走向了全中国。
唱响红歌,收获感动
中国红歌会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赛歌会”。“唱歌要唱最红的歌”,只要会唱红歌的人,就可以来一展歌喉。从年逾80岁的长者,到年方四五岁的小孩,都成了红歌会的选手。
一位两岁半的孩子被妈妈抱着站在话筒架前用尚不太清晰的吐字唱响《小军号》;一群平均年龄68岁的老人经过四五个小时的颠簸赶到现场,神采飞扬地唱起《解放区的天》;一位孕妇满怀深情地唱出《好日子》;一位拿出机票证明自己是坐着早班飞机从河北赶来的先生,用北方汉子特有的豪爽唱着《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离最后一场直播结束还有不到一个小时,一位因飞机晚点到南昌后打着车赶往井冈山的男子用几乎带着哭腔的声音哀求:“你们能不能延长一会儿等等我?”忆及这些场景,中国红歌会总导演廖苏斌总是激动不已。他说:“你能说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出于冲动,出于想上电视,出于爱凑热闹吗?不是的,是红歌的魅力感召着他们,是红歌会感动了他们!”
2007中国红歌会总冠军泽仁曲措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这位藏族姑娘说,每一首红歌里,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很多流行歌曲听一阵子就腻了,可是经典的红色歌曲却越听越亲切,越唱越有劲儿。红色歌曲传递出一种精神,让人感动,带给我们勇气。”
观众对中国红歌会节目作出评价,除了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之外,最直接的是通过手机短信。一位海口观众写道:“红歌英雄会,将革命传统教育和优美的旋律及大众的广泛参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个创造,是一个汇聚红歌英雄、展现红歌魅力的歌会,她将精彩绽放、她将激情点燃、她将感动升级、她将温暖传递。”一位贵阳观众写道:“没有选秀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