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壮丽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记者杨继红摄
在满目葱茏的井冈山茨坪,一座宏伟壮丽的标志性建筑依山面水,临挹翠湖与革命旧址群遥遥相望,那寓意深刻、设计别致的红色屋顶,在阳光辉映下分外夺目,似风展红旗,鲜艳如画。这座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落成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一号工程”,饱含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井冈山人民的亲切关怀,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饱含着江西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昭示人们,坚定信念,继往开来,创造新的辉煌。
不辱使命:争创一流精品
遵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在李长春同志亲自提出、倡导和关心下,2004年,中央把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列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项目。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是对反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光辉历史的示范基地——韶山、井冈山、延安进行重点扶持、综合提高的工程。重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继往开来,不断开创新的事业,将发挥重要载体作用。
2005年9月,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建工程开工建设。在工程建设期间,曾庆红、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井冈山视察,并对工程建设予以指导。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工程建设情况,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以及中宣部有关厅局的领导同志先后来到建设工地,对工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指导性意见,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一流”,即: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筑,一流的布展,一流的效果。
这是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好井冈山“一号工程”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多次对工程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省委书记孟建柱亲自审定有关设计方案,多次视察建设工地,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时任省长黄智权和现任省长吴新雄经常过问工程建设情况,给予指导。我省专门成立了井冈山“一号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井冈山“一号工程”建设,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工程实施。
井冈山“一号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在回忆“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们都十分关心”时,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工程建设方案拿到省委常委会上审定时,与会领导反复研究,甚至包括对一些石材选用什么颜色更能体现特色都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央的关怀支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井冈山“一号工程”的建设者们极大的鼓舞。在建设工地上采访,无论是设计师、艺术家还是建筑工人,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定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创造出一流的精品工程!”
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境界
陈展是一个博物馆引人关注的焦点。
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波澜壮阔,内容极其丰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展大纲编写组的专家们,大胆突破了几十年一贯制的“编年体”陈展体例,首次采用“编年体夹专题”的陈展体例,实现了陈展体例的重大改变和创新。“编年体夹专题”即编年体中夹入重点内容(专题),这一做法的好处在于,既能让普通观众初步认识这段历史,又能满足不少观众的专业要求,做到雅俗共赏、各取所需。新体例的陈列大纲从2004年底着手起草至2005年8月基本定稿,期间多次召开领导和专家学者讨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