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 巧做三篇“文章”--井冈山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纪实
火红井冈、凉爽之秋。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井冈山文化广场便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在柔和的灯光下,在动人的音乐中,但见数百名男男女女便会踏着轻快明朗的节奏翩然起舞,这里既有本地人,但大部分是游客,他们怡然自乐,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来自山东的导游李小姐说:“井冈山我每年都会来,但每次来的感觉都有了新的变化,不管是交通设施的改变,还是旅游新景点的开发,都令我感觉到井冈山就象一个神奇的“魔方”变化万千,既吸引着我,也吸引着我的游客。仅今年,我就已带了7批客人上井冈……”。这是井冈山近年来倾情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井冈山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托资源优势,巧做三篇文章,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据了解,仅2005年,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8亿元,旅游门票收入1.1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4.6倍、4.7倍、4.3倍。如今,“上井冈”,已成了旅游行业的时髦用语,经典品牌。
巧做资源保护和开发文章,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发展旅游,规划先行。近年来,井冈山市陆续编制了一系列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统一规划,并付诸实施。及时成立了风景名胜区规划委员会及景区规划评审专家组,严把规划审批关,杜绝了资源的盲目、低级开发。为了减轻了茨坪中心景区的城市承载压力,减少了资源的人为破坏,该市高瞻远瞩,于2005年4月将行政中心顺利搬迁至新城区,同时,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原则,高标准开发建设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经过保护性开发和改造,井冈山现有的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等景区(点)已成为享誉中外的精品旅游景区。而随着投资近八百万元的茨坪中心挹翠湖公园的改造,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的井冈山(梨坪)国际会议中心和中央“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将进一步加快井冈山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步伐。
巧做“红、绿”文章,处处彰显家园魅力
井冈山既是中国最红的山,又是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中风景最优美的山。深邃厚重的红色历史与圣洁优美的绿色风光交相辉映、完美结合,赋予了井冈山旅游神圣而又神奇的独特魅力,这一特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胜地中首屈一指,成为井冈山旅游的最大品牌和优势。近年来,该市深入贯彻“高举红色旗帜,做足绿色文章,彰显家园魅力”的旅游发展战略,巧做“红、绿”结合文章。在旅游形象宣传上,突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主题,借助井冈山红色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强力推介井冈山的自然绿色风光,实现以“红”促“绿”,以“绿”衬“红”;在旅游产品营销和推广上,对“红、绿”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组合,精心推出了“红色圣地寻迹游”、“绿色家园健身游以及“客家民俗风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这些线路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游程,增强了旅游吸引力,让广大游客既能亲身感受到井冈山革命历史所带来的震憾和洗礼,又能在徜徉于山水之间,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奇特,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游。
巧做文化渗透文章,着力提升旅游文化含量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井冈山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和客家民俗文化。为充分展示和利用井冈山特色文化资源,该市对红色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进行提炼包装,提升可看性、体验性、参与性和表现性,并将其渗透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之中,针对性地开发了以漂流、观赏民俗表演为内容的客家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推出了以唱一首井冈山革命歌谣、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走一段红军走过的小路、吃一餐红军套餐、祭扫一次革命烈士墓或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看一场红色旅游精典歌舞为内容的红色旅游“六个一”工程,精心打造了以《绣花鞋》、《请茶歌》、《十送红军》为主打曲目的红色经典晚会《岁月·井冈山》。进一步提高了井冈山旅游的文化含量,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