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其老人给我们当向导
邱少云故居门前的农具
邱少云故居图
邱少云故居图
邱少云故居图
邱少云纪念馆
作者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前
英雄人物简介:
邱少云(1926--1952),是为了顾全整个战局,视纪律重于生命而勇于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他出生于重庆市区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今少云村)邱家沟。他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成都战役后,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8月30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铜梁建县于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故乡和蜚声中外的铜梁龙的发祥地。3月18日,我们都江堰市四名红色文化爱好者驱车三百多公里,来到重庆市铜梁区,参观邱少云烈士陈列馆,考察特级战斗英雄邱少云故居现状。
好一个钢铁战士邱少云,任凭火焰越烧越猛,邱少云强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楚,以超常的毅力,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火烧得更大了。周围的战友甚至能闻到肉体烧焦的味道,而邱少云仍旧静静地趴在那里,直到火焰将他整个吞噬…… 为了全体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最后胜利,邱少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邱少云纪念馆坐落在铜梁凤山之巅,与百年名校铜梁中学毗邻。纪念馆正门的石壁上,刻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馆名。正门两侧是烈火的造型建筑,使人联想到邱少云的事迹,寓有烈火金刚的象征意义。来到纪念馆,只见大门紧闭,馆长王成金的电话也不知什么原因停机。门卫说,纪念馆正在改造提升,不对外开放。经再三要求,我们才同意进入参观。
馆内塔柏挺秀,香樟芳菲,古榕树撑开巨大的华盖点缀在绿草红花之间。全馆由纪念碑和英雄事迹陈列厅两部分组成。陈列厅和纪念碑隔着天然水池,遥相雄峙在绿荫丛中,显得庄严雄伟,肃然壮观。邱少云烈士纪念碑高15米,碑顶是5米高的烈士青铜塑像,碑名由朱德题写。碑座正面有金星奖章、橄榄叶、冲锋枪组成的浮雕图案,后面为一级国旗勋章图案。
据说,原来的邱少云烈士陈列馆建于五十年代末。事迹展览厅面积 1700 多平方米,设有序厅、书画陈列厅和4个英雄事迹展览厅,共陈列烈士遗物、图片、中央领导题词以及朝鲜政府金日成主席表彰烈士证书、奖章和赠送烈士家属礼品等文物 190多件,展现邱少云烈士光辉的一生。
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旁,我们看见墙壁上有一首赞颂秋梢园烈士的诗歌。为缅怀邱少云的业绩,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深情写下《咏邱少云烈士》的诗篇:
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 高地名传三九一,寇军徒念阿弥陀。 戮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 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照河山。
离开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我们准备继续到少云镇邱少云故居。刚出城,就在公路右侧看到醒目的军营大门。左右两侧分别写着“红军团”、“百将团”,大门两边的楹联特别提振精气神:“当好红军传人,传承红色基因”。一打听,原来这里是77128部队,也即成都军区13军37师109团。该部为红军团,前生为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抗战时期整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红军团转战南北、所向披靡,英雄辈出、将星闪耀,共参加著名战役战斗140余次,涌现出“渡江先锋连”、“洛阳英雄连”和“秋毫无犯连”等功勋荣誉单位,以及何九仁、顾永武、蒲春阳、李步周、卫小堂、王引生、刘保健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从这支部队走出了王树声、洪学智、秦基伟等 115名将军和众多高级领导干部。
少云镇和少云村都是为了纪念邱少云烈士而变更的地名,我们驱车前往邱少云的故居必须经过这个镇。车过少云镇,要过一条河,图片上这个是天然石头阻隔形成的水坝,水坝下面是整片石头的底子,水过这里溅起朵朵浪花,因此当地人称溅滩。当年,这条水路和河道旁边的石条铺成的驿道就是连接邱少云深山老家的唯一出路,邱少云就是从这里穿着草鞋迈过溅滩一步一步的走向外面的世界。如今,这哗啦啦的溅滩似乎还记得当年那个从这里走过的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