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变的本色、永存的精神
余开安说:“由于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积劳成疾,父亲不得不于1955年提前离休。”
在休养中,他仍然保持老红军战士的光荣传统,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不计较个人私利,从不向组织提过高的物质要求和生活照顾。
在休养中,为了不给组织增加负担,同时也为了培养子女的劳动观念,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们做农活,种麦、种黄豆蚕豆、种各种蔬菜、养鸡养猪,每年收获季节,他总是嘱咐家人分送给左右邻居,从不自己独自享用,在劳动中,我们尝到了快乐!在收获中,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喜悦!
在“文革”中,学校停课闹革命,父亲说,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知识,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记得那时候,每个星期家里都要开一次家庭会,我们每人都要发言,总结一周以来的劳动、学习的收获和不足。我在家里排行老小,最不喜欢算术,最怕游泳,爸爸经常逼我学习珠算、学算术,还叫哥哥姐姐们教我学游泳。虽然我的数学不怎么样,游泳也只是一般般,但是爸爸的学习精神传给了我、影响了我。由于爸爸的影响,我努力学习,考上了电视大学,选择了档案管理专业,我仿佛看见父亲当年所过的路——机要管理,那蹒跚的脚步,那担着机密文件箱行走在杳无人烟草地上的高大身影……我常常在心里默默念叨:“父亲,女儿一定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进!”。三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我利用所学的知识、努力工作,时刻牢记爸爸的嘱托,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将父辈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为此,我也曾经多次受到单位及国家档案局的表彰,这些,都是父亲严格要求、言传身教的结果。
父亲也很乐观,平易近人。“文革”期间,闹武斗,子弹在院子上空飞来飞去,他仍然带着全家坐在庭院里给我们讲故事、唱红歌,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年夏季的一各晚上,妈妈唱《九 一八》后,爸爸为我们唱了那首诞生在金寨的革命老歌《八月桂花遍地开》,虽然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吟唱着,五音不全,却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隔壁的大妈笑得前仰后合,把一个大西瓜都摔在了地上,当时我们家充满了欢歌笑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身体越来越糟。在病重期间,他仍然想着党和国家的利益。疾病摧残着他的身体,他很痛苦,即使在闭上眼睛的前一刻,他还对妈妈说:“徐昆啊,我活不了了,不要让医生同志再受累了,我死了省得同志辛苦,也可以为国家节约点钱”。他拒绝了治疗,医生说服无效,就通过妈妈做工作,妈妈说“这是党和毛主席对你的关怀,你这样做也对不起医生同志。”这样他才让医生将皮肤切开打针,他的顽强精神,使医生和周围的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临终之前,父亲还对妈妈和两位红军同志说: “我活着的时候要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死了也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老家为我准备的棺木,我不要,我死后不要用棺木,要响应国家提倡火葬的号召。”爸爸的这一举动,给整个干休所带了好头。心脏停止跳动的前一刻,妈妈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感谢党,感谢毛主席对我的关怀,对子女的培养....”
1976年7月29下午二时五十五分,敬爱的爸爸和我们永别了!爸爸,我们永远怀念你!
1977年,万里接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给父亲送来送来家民政部为爸爸颁发的 “革命烈士”证书。
父亲虽然走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物质财,但他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精神上的无价之宝。他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光荣的革命传统、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将永远被我们后人传扬、纪念、学习。正如当时的合肥市革命委员会敬送的挽联所述:“为党为人民四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继承先烈志不怕苦不怕死革命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