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小会议室召开了“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活动总结会”。(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顾问、原东北老航校机械二期学员、原毛主席专机长蔡演威在会标上留下墨宝。(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东总参谋长伍修权之女伍延力在会标上留下墨宝。(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名誉会长、原航空总队长朱瑞之女朱淮北在会标上留下墨宝。(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名誉会长、原航空总队长政委吴溉之女儿吴芸芸在会标上留下墨宝。(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东北老航校校长常乾坤之子常磊在会标上留下墨宝。(中红网陈龙狮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部程定飞副部长在会标上留下墨宝。(中红网陈龙狮摄)
会议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东北老航校校长常乾坤之子常砢主持。(中红网陈龙狮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部的杨海峰部长致欢迎词。(中红网陈龙狮摄)
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副会长、东北老航校政委王弼之女王兆做工作总结报告。(中红网陈龙狮摄)
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东北老航校第一副政委黄乃一之子黄达达做研究会管理方面的工作报告。(中红网陈龙狮摄)
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秘书长、东北老航校第三任校长魏坚之子魏齐庚做本次活动财务工作报告。(中红网陈龙狮摄)
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常务副秘书长、东北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张建华之子张志勇做工作计划报告。(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顾问、原东北老航校机械二期学员、原毛主席专机长蔡演威在总结会上宣讲老航校故事。(中红网陈龙狮摄)
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纪念老航校成立70周年总结会全景。(中红网陈龙狮摄)
中红网北京2016年6月19日(陈龙狮、宋浙江、郑晖、白玉)自2015年下半年起,东北老航校前辈和后代们就开始酝酿,为宣传、继承、弘扬老航校精神“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策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希望通过系列活动挖掘出老航校创业者的艰苦事迹,不断地与当年的创业者们“交流”,感受到当年创业的艰辛,自身不断得到启示、提升。如今,三个系列活动如期完成,但挖掘者们的“任务”更艰巨了。为此,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小会议室召开了“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活动总结会”。
三十年前,当年东北老航校的创建者和学员们,一起共同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东北老航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册》。今年是东北老航校成立七十周年。30年前参加纪念活动的老人们,很多已经离我们而去;在世的老人多已进入耄耋之年。老航校的后代们在空军党委的感召下,在空军航空大学、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哈尔滨空军飞行学院、牡丹江空军某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共通化市委、市政府,中共密山市委、市政府,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密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杨靖宇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牡丹江烈士陵园,高志航纪念馆等等单位的帮助指导下,成功举办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的纪念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是老航校后代们自费弘扬老航校精神的举动,平均年龄为60岁的寻根团员,尽可能不给当地党政军增添麻烦,圆满的完成了寻根、挖掘、弘扬老航校精神的任务。
总结会特邀请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部的杨海峰部长、程定飞副部长,空军政治部编研室孙克立干事;东北老航校机械二期学员、毛主席专机长蔡演威(1946年11月在密山入校,当时在校时叫徐佐雄;又1950年济南5航校改飞行,飞行乙班毕业);全程随团采访报道的中红网•中红小记者编辑部主编陈龙狮(老红军陈昌之子)作为特邀嘉宾参会;出席总结大会的还有在京的名誉会长:伍延力(原东总参谋长伍修权之女)、朱淮北(原航空总队长朱瑞将军之女)、吴芸芸(原航空总队政委、老航校政委吴溉之女儿),常砢会长(老航校原校长常乾坤之子),常务副会长黄达达(老航校副政委黄乃一之子),副会长:王兆(法人代表、老航校政委王弼之女)、薛辽程(老航校副政委、空军第一副司令薛少卿之子)、刘江平(老航校副校长刘善本之女);魏齐庚秘书长(老航校第三任校长魏坚之子),常务副秘书长张志勇(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张建华之子);副秘书长:牟广丰(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空军烈士牟敦康之弟)、熊晓红(老航校修理厂厂长熊焰之女)、姚宇(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空军原副参谋长姚俊之女)、龙华军(老航校飞行一期甲班学员龙定燎之女)、刘飞保(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原北空司令员刘玉提之子)、华山(老航校飞行一期乙班学员、特等功臣华龙毅之子)、王小华(老航校飞行二期学员、一级战斗英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之女)、朱宏佑(空军首任宣传部长朱宏之子)、郑晖(原航空总队政委、老航校政委吴溉之外孙)、白玉(老航校副校长白起孙女)、刘笑鹏(老航校副校长刘善本之孙)等人,约30人参加了总结会。总结会议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常砢主持。
首先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部的杨海峰部长致欢迎词,他说:你们的东北老航校寻根之旅,其实是从军博开始的。所以,总结大会就应该在军博收官,这叫有始有终嘛!我看了由中国网、中红网对此的系列报道,很感动。因为寻根之旅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了,全程下来也有4000多公里,你们不惧艰辛、不怕困难,这就是弘扬传承老航校精神。我们军博经过系统改造扩建,明年的八一建军节时将重新闪亮登场。我相信老航校的史料、文物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还会配合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以后的工作,继续挖掘、弘扬老航校精神。
接着,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副会长王兆做总结发言,她系统回顾了系列活动,她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三个预定主题活动;虽然我们已完成了这三个活动,但这仅仅是我们下一个目标的开始——我们面前又生出了许多新的任务,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完成这些活动延伸出来的“新债务”(即研究课题和帮扶任务),后面将由志勇做具体介绍。我先对今年的三个活动,尤其是第三个活动——寻根、挖掘的“成果”(老航校的发展史)做一汇报。”
一、系列活动的第一个主题:“捐赠仪式”
为了完整记录老航校的文物和史料展现在世人面前。2016年3月1日,帷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功地举办了“捐赠仪式”。150余位东北老航校的前辈及子女后代们相约军博,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短短2个礼拜时间,陆续有20多个家庭代表捐赠了500多件革命文物、文献和老照片。
在馆藏界,素来就有“物以稀为贵”、“他无我有、他有我强”的竞争现象,从而彰显自身独有的特色。老航校前辈和后代向军博捐赠文物,就是要打破了这个传统惯例,要继承、发扬老航校的“团结”和“开拓”的精神,向军博捐赠文物时,特别提出口号:馆与馆之间“团结携手,资源共享”。捐赠文物,并选择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捐赠物品,利用军博的传播和复制优势,提供给相关展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弘扬“老航校精神”;扩大宣传,扩大影响。
二、系列活动的第二个主题:“祭奠先烈”
中国人民空军是年轻的技术军种。她的诞生、成长,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之一: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的人民空军,就在朝鲜战场上,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学习飞行时间才几十个小时的中国年轻飞行员,击落了飞行时间上千小时参加过二战的美国王牌飞行员。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2016年4月4日,中国传统的祭奠逝去的亲人的清明节,老航校的前辈和后代们,与烈士的亲属们,在中国航空博物馆的空军烈士墙前,第一次集体祭奠为党、为祖国、为空军牺牲的亲人们。在老航校工作、学习过的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吉翔、蔡云翔、牟敦康、朱学才、陈亮、孟进等)的英名篆刻在位于北京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的烈士墙上。其中,吉翔烈士的家属,苦苦寻找亲人六十多年;在互联网上搜索时偶然发现了有关亲人的一篇博客,循着线索,才得知亲人的下落。无依无靠的烈士亲属,最终得到了烈士家属的待遇。
还有三位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朱学才、纪正清、陈书兰)的家属直到前年和去年,甚至今年才陆续刚找到亲人的下落。他们在都未曾到过航空博物馆。祭奠活动由东北老航校的第一期学员、1952年抗美援朝攻打大和岛空战中牺牲的战斗机飞行员牟敦康的弟弟牟广丰同志主持了“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七十周年——祭奠先烈”活动,并做了主题发言。他说:吉翔烈士80多岁的儿子吉廷俭苦苦寻找父亲60多年,今天从山东潍坊携孙辈前来祭奠;蔡云翔的女儿蔡蓉也携后代前来;朱学才烈士的家人直到前年才找到烈士碑,其88岁的弟弟朱五才今天才专程从江苏来到英烈广场;牟敦康烈士和他的战鹰在大河岛海域苍凉的海底已沉睡了65年,今天他的弟弟牟小南和牟广丰也来到英烈广场。还有抗美援朝烈士纪正清、一等功臣陈书兰等许多英烈的家人也前来参加今天的祭奠活动。如今,这座英烈广场已成为航空英烈亲人和家属寄托哀思的圣地,也是后代继承和弘扬老航校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场所。
出席清明拜谒活动的,有黑龙江省密山市市委市政府、东北密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抗美援朝纪念馆、哈尔滨嘉华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代表;还有从老航校走出来的老学员,怀念战友情深的王天宝、杜进、蔡演威、高方炳等老前辈;有积极支持我们老航校后代的朋友,他们是我们敬爱的朱德元帅、罗荣桓元帅,以及朱瑞、肖劲光、肖华、伍修权、刘亚楼、邓华、耿飚、张廷发、王海等革命前辈的后代;有当年创办东北老航校的领导常乾坤、王弼、刘善本、白起、黄乃一、薛少卿将军的后代;有热爱老航校,以老航校后代为荣的,众多的老航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后代;有由从东北老航校这个中国独特的航空事业的摇篮中,抚育成长的解放军空军、航空航天工业、民航等部门老同志的后代;此外,还有热情关注我们老航校后代活动的新闻媒体,共约220余人齐聚英烈墙前,缅怀故去的英烈和亲人,感受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加珍惜祖国今天的强大与昌盛。
东北老航校的孕育和诞生过程,就是一部充满了艰辛与神奇的历史,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历史。我们要弘扬传承老航校的艰苦创业的精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展望未来的新梦想。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激起一波为“帮亲人寻找烈士下落,替烈士寻找亲人”的活动;至今仍在持续发酵,影响深远。
三、系列活动的第三个主题:“追寻足迹”
这是一个又有着“若干小系列活动”的主题活动,老航校后代们包租了一辆大巴车,由一辆自备的“先行车”打前站,四十多人的队伍,沿着老航校人当年创业的路线“通化、牡丹江、密山、长春”东三省的四个地方,再加上与老航校密切相关的奉集堡、哈尔滨和沈阳三个地方,一路前行,走访当地的政府、部队、院校,共同挖掘老航校的史料、弘扬老航校的精神。
出发前,老航校后代们仔细研读了《东北老航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册》,以及由空军政治部编研部组织编纂的《追梦起航——人民空军诞生实录》,希望能有新的收获。
回顾老航校的历史,东北老航校是由学校领导、教职员工,以及学习飞行、机械和其它科目的学员共同组成团队。——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和共和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成就了一次真正的“海纳百川”经典之举。
(一)早期选派学习航空人员,积蓄航空人才
(1)中国共产党早在建党初期,就已深谋远虑,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航空救国”。在1924年6月黄埔军校开学后,仅3个月后,就协助他又创办了军事飞行学校。当广东航空学校隆重开学时,共产党就已选派刘云、唐铎等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考入学校,成为第一期学员的主体。1925年7月,这批第一代航空志士就全部完成了初级飞行训练,放单飞。1925年8月,又继续选派刘云、冯洵和唐铎等人,到苏联进一步学习各种航空技术。 (2)1925年7月,广东航空学校第二期招生,常乾坤、徐介藩等6名共产党员入学;并于1926年5月作为第二批学习航空人员赴苏学习。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及时调整政策,允许已在苏联学习的共产党员,选择学习军事科目。王弼、岳少文等12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分别进入苏联空军飞行航校和地勤航校学习。 (4)1935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学院选调刘风、王琏等7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进入苏联第三航空学校学习;在此期间,还有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团员被选派到苏联学习航空。
(二)三十年代选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考入国民党航空学校学习
在中国共产党还不具备建立空军和航校的条件下,仍不失时机地抓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有计划地安排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报考公开招生的国民党航空学校。他们学成后,都到了延安。
(1)1936年至1938年,选派共产党员张开帙、郭佩三和进步青年熊焰、徐昌裕杨劲夫等人在南昌、成都考入航空机械学校。此外,还有一批热血知识青年顾光旭、欧阳翼、郦少安等人。 (2)学习飞行主要集中在中央航空学校。地下党员魏坚,薛介民等均于1938年考入空军军士学校。1938年前后至1944年,南昌、广东等地的地下党组织选派了吴恺、梁帮和、俆兆文、吕云荪和进步青年李裕等,秘密报考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
(三)借盛世才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学校的飞行班和机械班,为共产党培养航空人才
(1)1938年,共产党敏锐地利用新疆当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借用盛世才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学校,以经历过长征考验的红军指战员为学员,编入其航空第三期飞行班(该班除25名红军干部外,还有中学生,系新疆航空队原常务队长之子)和第二期机械班(该班除18名红军干部外,还有16名地方学员)。2月14日,机械班开课;3月3日召开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第三期飞行班和第二期机械班开学典礼。 (2)1939年11月15日,二期机械班(包括朱火华、金生、周立范、刘子宁等)毕业。 (3) 1940年夏天,盛世才借口镇压所谓叛乱,制造了停飞事件。直到1941年春,苏联援助三个编队飞机到达迪化,校方才计划尽快开训。 (4)1941年秋天,第三期飞行班学员(包括方子翼、吕黎平、袁彬、夏伯勋、黎明、谢奇光等人)可以毕业,但为多学习,他们仍继续学习;直到1942年4月,正式毕业。 (5)1942年7月10日,接通知,只带生活学习用具,送迪化客栈;第二天,搬进八路军办事处。 (6)1942年9月17日,软禁在督办公署后面的教导连小院。 (7)1943年2月24日,转移到戒备森严的“刘公馆”。 (8)1944年11月6日,吴忠信任命新疆省政府主席;将全部人员投入监狱。 (9)1946年11月底,全部人员集中到第二监狱。此时,共计131人;航空队32人。 (10)1946年6月10日,全体人员乘车离开迪化。 (11)1946年7月11日下午,车队到达延安城外的七里铺。12日上午,毛主席到驻地看望大家。 (12)1946年8月29日,成立“八路军总部航空队”;9月20日,与刘善本机组同赴东北老航校。
(四)共产党初办航空学校的尝试
(1)1938年8--9月间,中共中央选调的青年干部准备作为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学校第二批学员,遭到盛世才的拒绝。1938年9月--1939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十年间先后选送到苏联学习航空的四批人员,大部分陆续回国,主要骨干都汇于迪化(现乌鲁木齐)。此时,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将这些人组成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完全在中共中央驻新疆办事处机关活动的航空训练班。郑德任训练班班长,常乾坤、王弼分别担任航空理论课教员。 (2)1940年11月,王弼、常乾坤辗转回到延安;期间,他们曾起草了“建设中国红色空军计划”。12月,他俩联名向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写信,建议在延安筹建航空学校,培养航空干部,提交了第一份《空军军种建设计划》。 (3)1941年3月10日,第18集团军工程学校在陕北安塞县侯沟门村成立。 (4)1941年11月10月,工程学校合并、改编为延安军事学院第三大队的工程队。 (5)1944年5月,第18集团军总参谋部下成立航空组。王弼任组长,常乾坤任副组长,组员有刘风、王琏等。
(五)广泛吸收起义人员
(1)1945年8月20日,汪伪空军少校飞行员周致和(蔡云翔),少尉飞行员黄晢夫(于飞),赵乃强(张华)等6人,从扬州驾驶一架日制立川“九九”双发单翼运输机飞抵延安。1945年于飞、张华到达通化;起义的白起、何建生、吉翔等人,经苏北,山东,渡海到达通化。 (2)1946年6月,刘善本起义计划22日,因天气原因被迫搁浅;26日,终于“以一对十”机智巧妙地发动了起义。29日晚,中共中央举行隆重欢迎会,毛泽东、朱德等接见了机组人员。于1946年9月20日,他们与 “八路军总部航空队”一起,同赴东北的东安(密山),参加东北老航校的建设。
(六)抢占先机,延安先后派出三批共产党员航空骨干,与起义人员,以及“八路军总部航空队”赶赴东北解放区,创办航空学校
(1)1945年8月30日,在日本宣布投降仅半个月,党中央就向早已储备在延安的航空骨干下达了到东北筹建航空学校的决定;第三天,即9月2日,王弼、刘风就与起义人员蔡云翔等7人,作为第一批建校人员乘飞机出发了。 (2)1945年9月下旬,任弼时再次向常乾坤下达组织人员去筹建航校的任务。随即于10月2日和15日,魏坚带领的第二批20多人,与常乾坤带领的第三批20多人,分别从延安出发步行至东北。 (3)抗战胜利后,张家口解放,晋察冀军区准备利用机场和器材成立航空站。王弼等6人乘飞机赶赴东北,中途在张家口着陆时,起落架损坏,不能继续飞行。王弼留下组建航空站,刘风带领其他人继续赶赴东北。 (4)1945年10月下旬,延安赴东北干部团的黄乃一等人,与从延安赴东北筹建航校的第一批干部刘风、蔡云翔等汇合本溪。根据“东总”领导伍修权等人的指示,在黄乃一、刘风2名共产党员的带领下, 8位中国人,将放下武器的300多人的日本航空队成功地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队”。鉴于东北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变化,东总指示航空队火速迁往通化。 (5)1945年11月,常乾坤带领的第三批人到了张家口,油江接任站长,王弼与第三批人继续赶赴东北——抢占航空器材,创办航校。 (6)1945年底,在通化,选调学员的工作很快得到落实,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选送109人,炮校选调5人,加入到创建老航校的大军之中。 (7)此时,从延安来的于飞、张华,和从苏北来的白起、何健生、吉翔、秦传家等人先后到达通化。 (8)1946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成立。“东总”后方司令部司令员朱瑞兼任总队长、政委吴溉之兼任政委,常乾坤、白起、林弥一郎任副总队长,黄乃一、顾磊任副政委,白平任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建立后,各项工作迅速推进。部分人员着手恢复飞行;学员准备文化补习和航空理论学习;机务人员一边抢修破飞机,一边继续在各地搜集航材。 (9)1946年3月1日,在通化,“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刚成立的航空学校在3年9个月的时间里历经四次大搬迁。 (10)1946年4月底,航校完成了向牡丹江的第一次大搬迁。 (11)1946年11月,航校第二次大搬迁,搬到了靠近中苏边境的东安(密山)。 (12)1947年2月,“八路军总部航空队”和刘善本机组,到达东北老航校所在地东安(密山),参加老航校的建设。 (13)1947年9月26日,“东总”调整了老航校领导班子:由东总参谋长刘亚楼兼任航校校长,东北军政大学政委兼任航校政委;常乾坤改任副校长,王弼任改任副政委。 (14)1948年1月1日,老航校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15)1948年3月,老航校第三次搬迁,校部从东安搬回牡丹江;各机场仍正常训练;机务处和三所工厂仍留在东安。 (16)1949年3月,航校第四次搬迁,从牡丹江迁到长春。 (17)1949年3月8日,常乾坤和王弼应召,去西柏坡,向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中央领导汇报航校的情况。
(七)完成历史使命,创建人民空军,建设新中国的航空工业
(1)1949年3月17日,成立中央军委航空局。 (2)1949年5月,“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3)1949年11月11日,组建新中国的人民空军,刘亚楼任司令员、肖华任政委。 (4)1949年11月,以老航校为骨干,分别组建成六所航校。 (5)1949年12月13日,在老航校的班底上成立第七航校,完成整编,停止办公。 (6)同时,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步伐,老航校的机务处和三个工厂,也派干部和工人随着部队接收各地的航空工厂,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打下基础。“东北老航校”——她不愧是“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斗转星移,七十年过去了。当年,创建老航校的先辈们一个一个在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之后,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今天,当我们老航校的后代不禁想起儿时的一些记忆;翻开父辈留下的遗物,引起我们无尽的思念。要揭开老航校朦胧的面纱,挖掘父辈艰辛的创业史,还原历史的真相,成为我们后代共同的迫切愿望。为此,我们老航校的后代走到一起,我们要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两位老航校学员王天保和胡溪涛的带领下,由东北老航校校领导、教职员工,以及飞行、机械和其他学员的后代们组成寻根之旅。我们东北老航校的后代,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挖掘父辈艰辛的创业史,籍此激励后人,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