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序厅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
欢迎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这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馆名。
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第二将军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是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的爆发地和六霍起义的主要区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地和中心区域,是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红28军的主要发源地。抗日战争初期,金寨是安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在民主革命烽火连天、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里,革命的红旗在大别山始终不倒,高高飘扬。
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十万儿女为共和国的建立英勇捐躯。在建国初期,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金寨境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10万亩良田。10万老区人民告别世代生存的家园。这三个“十万”,生动体现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请到二楼展厅参观。
二、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光辉历程展厅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所在的展厅是反映金寨革命历史的《光辉历程》展厅。
(一)燎原星火,两大起义
早在1920年,我县燕子河的燕溪小学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蒋光慈、詹谷堂等相继加入党组织。
蒋光慈,我县白塔畈人,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与刘少奇、任弼时一起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著名的革命文学家,著有《少年飘泊者》、《短裤党》等30多部优秀作品。在胡耀邦、陶铸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和回忆录中都曾提到: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受到过蒋光慈作品的积极影响。
1924年8月,詹谷堂在我县汤家汇的笔架山农校建立起金寨第一个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金寨革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区先后爆发过黄麻、立夏节、六霍三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金寨是立夏节起义的爆发地和六霍起义的主要区域。
1.立夏节起义
1929年5月2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我县吴家店穿石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原计划在中秋节举行的起义提前到立夏节。这是穿石庙会议桌。这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见证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5月6日,农历立夏节夜晚,打入丁家埠民团任教练的周维炯利用过节时机,巧作安排,灌醉了民团队长,里应外合夺取了敌人枪支,起义首告成功。接着,吴家店、斑竹园、南溪等十几个暴动点,也取得了胜利。
5月9日,各路起义队伍在斑竹园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这是金寨境内成立的第一支主力红军队伍。第二天,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和红32师在斑竹园文昌宫召开会议,确定了积极和鄂东取得联系,共同开创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向东发展,和皖西党组织取得联系,支援皖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等战略方针。
在党的领导下,红32师接连取得胜利。1929年12月,红32师攻下了河南商城县县城,这是红军在河南攻下的第一座县城,在全国影响很大。中共中央于1930年3月18日来信,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无限的欣慰和敬意。红32师在征战中发展壮大,开创了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2.《八月桂花遍地开》
这是著名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场景。1929年农历八月,正值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我县西部地区纷纷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玩灯唱戏,热烈庆祝。佛堂坳小学校长、共产党员罗银卿用当地群众喜爱的“八段锦”民歌曲调,创作填写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词,并组织学生用打花棍的形式编舞表演,在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演出获得成功。随后,这首歌很快地传遍鄂豫皖苏区,成为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歌曲。
3.六霍起义
在立夏节起义的鼓舞下,1929年5月至年底,在中共六安中心县委领导下,在我县东部原属六安、霍山、霍邱三县的南庄畈、燕子河、白塔畈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霍起义。
1930年1月20日,六霍起义队伍在我县境内流波石童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这是金寨境内成立的第二支主力红军队伍。至此,在鄂豫皖边区最初组建的三支红军队伍中,就有红32、33师两支队伍在金寨境内组建。
红33师在成立的第10天攻占了霍山县城,这是红军在安徽攻下的第一座县城。
红33师与红32师并肩作战,开辟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约5000平方公里的皖西革命根据地,并与豫东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请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形势图。
(二)统一苏区,组建红军主力
193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听取了中共中央巡视员郭述申关于鄂豫皖边区革命形势的报告,非常高兴。党中央当机立断,决定将鄂豫皖边区的17个县划为鄂豫皖边特区,成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郭述申任特委书记; 将红31师、32师、33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全军2100余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1军的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1.第一、二、三次反“围剿”胜利
1930年冬至1931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两次“围剿”,红军取得了反“围剿”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红4军组建后,接连取得了攻打新集和双桥镇战斗的胜利。这是红军在双桥镇战斗中活捉国民党34师师长岳维峻的宣传画。
1931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部及第73师在我县麻埠成立。
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七里坪, 红4军和红25军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总兵力近3万人。金寨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
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歼敌6万余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红军主力发展到四万五千人,根据地面积扩大到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在苏区建设中,金寨苏区的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始终比较规范,修建有红军飞机场,设立了赤色邮政局、列宁小学、银行等机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成为苏区建设的典范。这是当时的一块“公田碑”,公田由当地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耕种,所得的收入分配给红军战士或救济残废军人、红军家属。红军公田的设立,对扩大红军,调动战士的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
2.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对鄂豫皖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反“围剿”失利。9月20日, 国民党第十四军军长卫立煌率部占领了鄂豫皖苏区重镇——金家寨。蒋介石遂划湖北麻城,河南商城、固始,安徽六安、霍山、霍邱六县各一部分设立新的县治,命名为立煌县。这就是金寨县的前身。
9月下旬,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我县燕子河举行紧急会议,决定西进。随后,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越过平汉线,西进3000多里,后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红军转移时,后来成为罗荣桓元帅夫人的林月琴等一批女战士当时被遣散回家,但她们坚定地跟着红军走,誓死跟着红军干革命。她们历尽千难万险,一直跟随上千里,部队领导被她们的顽强意志所感动,终于将她们重新编入红军队伍。
红四方面军在四川通南巴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长征,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去川陕后,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25军。1934年11月,新组建的红25军开始长征,于1935年9月率先到达陕北,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组建成红15军团,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四支红军长征队伍中,有两支队伍从金寨发源,并且先后创建了鄂豫皖、川陕、鄂豫陕三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三)浴血奋战,红旗不倒
红25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清剿”,实行“三光”政策,金寨许多地方成为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灯的无人区。为坚持斗争,1934年12月底,中共皖西北道委在我县沙河店将分散在皖西的红军队伍集中整编起来,组成红218团。这是鄂豫皖边区当时唯一一支成建制的主力红军队伍。后来,以此为基础(在岳西)再建了红28军,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这是坚守在金刚台上的妇女排,她们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救治伤员、牵制敌人。红军战士张敏带着一个吃奶的孩子。一天,敌人搜山“清剿”,而孩子因为缺少奶水,饿得哇哇直哭。敌人一步一步逼近。为了不暴露目标,张敏毅然将奶头堵进孩子的嘴里,紧紧捂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敌人走远了,战友安全了,可孩子却已窒息而亡。红军战士勇于牺牲、舍己奉献的英雄故事,在金寨这片红色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