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将要开始时,部队准备南下,张方坤被调到二纵队后勤部任政委。1948年3月在二纵队政治部任干部科长,4月任组织部副部长兼干部科长,1949年2月调到一八八团、一八九团团任政治委员。张方坤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对我军取得全国的胜利有充分的信心,为了保证前方供给,积极的突击完成被服任务,并抢时间救治伤员,使他们能很快的痊愈返回前方,增强前线的战斗力。在敌人发动重点进攻时,在后方庞大无部队掩护情况下,张方坤能很机动的把老弱残疾的分散在群众中隐蔽,组织身体较好者武装起来打伏击,因此保障了所有后方人员的安全。
1949年8月张方坤调到浙江第五军分区任副政治委员。由于部队当时干部少,为了把部队建设好张方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对张方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锻炼,通过三个多月的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如部队的阶级教育、各种组织的建立和调整、制度的建立等不断完善起来。
1949年12月浙江第五军分区与警备旅合并。经张方坤再三的要求,他被派到华东军事学院学习了一年的文化,1951年元月留在军事学院情报系任副主任兼支部书记,同年9月调到组织员训练班进整党学习,并兼任副主任,后调到基本系任一年级二班副主任。建国初期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学习和“三反”、“整党”的学习。张方坤进入城市工作后,反对资产阶级似生活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庸俗性的娱乐、反对贪污腐化,始终保持一个朴素的革命者本色。
张方坤参加二十二年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及实际工作的锻炼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坚定的革命战士,培养了正确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一贯忠实的执行上级决议和指示,能够完成上级所交付的各项任务。张方坤经过党的长期培养教育和实际革命斗争的锻炼,明确的树立了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思想,具有一些工作斗争经验和某些政治水平基础。他生活作风比较简单朴素,个人对组织的要求不多,坚决遵守和维护党的政策、纪律,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使自己成为更加坚强的革命战士。
张方坤于1930年入伍,经历过五次反围剿、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四支队手枪团副队长,七团二营副营长、教导员,江北游击纵队新八团二营营长、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淮南路西独立二团和四团政委,路西军分区教导大队政委兼总支书记,第十三团政治处主任,第二纵队办事处政委、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纵队直属党委书记,第二十一军六十三师一八八团政委,浙江省第五军分区副政委等职。参加了界河、益林战斗和淮海、渡江等战斗、战役。建国后,任宁波军分区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各1 枚。1964 年离休,1988年被批准享受正军职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