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毛泽东,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刻苦好学,方法讲究
不可否认,毛泽东很有天赋,从小聪颖,老师毛麓钟曾说过“润之有超群的领悟力和非凡的记忆力,有独特见解。”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勤奋,好学,并把刻苦学习贯穿了自己的一生。
毛泽东从小喜爱看书,即使在家务农,从早到晚有许多农活要干,很辛苦,但他的学习兴趣丝毫未减。他总是先把父亲叫他干的活干完,再找个僻静的地方抓紧时间看书,做到劳动、学习两不误。一天繁重的劳动回来,已经十分疲倦,还要按父亲的吩咐把家里的收支账记好,然后才能开始夜读。嗜书如命的他,经常深更半夜还舍不得把书放下。父亲发现骂他浪费灯油。他就用蓝布被子遮住窗户。
在停学务农的两年里,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正式出版的书读了,未公开发行的族谱之类也读,连和尚的经书也借来读。韶山冲里的书借读完了,他就翻山越岭去唐家圫,向舅舅和表兄们借书。在长沙读书时,他把家里给的生活费三分之一买了书报。在省立图书馆拼命读书的样子,他说就“像牛闯进了菜园”。
毛泽东不仅爱读书,更讲究读书方法,学习效率特高。小时候,他给小朋友介绍他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笔到。后来他又说,读书还要做到“四多”:一是多读。他一生博览群书,没有一天不读书,去世的当天还读书、读文件11次,近3个小时。他一生读过多少书,无法计算,遗存的图书有近10万册。
二是多写。课堂听讲写课堂笔记,课后自修写读书录。三是多想。独立思考。他说,不论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名流学者的话,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认为对的才接受,认为不对的就应该抛弃。四是多问。他从小就好问,还是在外婆家的时候,他就向大人们提出过许许多多问题。舅舅对外婆说:“石三伢子是个爱动脑筋的伢子,喜欢提问,有的连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学问、学问,学与问是不能分离的,“学问”二字连起来成一个名词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不但要好学,而且要好问。
(二) 热爱人民,同情弱者
毛泽东受母亲优秀品德的熏染,从小心地善良,热爱劳动人民,特别同情穷苦者。弟弟毛泽民说他是菩萨心肠,总是替穷人说话,见穷困的人就帮。在韶山流传着许多毛泽东济贫助弱的故事。如他带饭给没有饭带的同学吃。路上遇到穿着单薄的青年,将自己的夹衣脱下给他穿。父亲要他去一老板家借100元钱回家急用,但当他看见一瘦弱老婆婆哀求老板借两块钱为儿子治病遭拒时,顷生同情之心,不顾回家挨骂,硬将三块光洋塞进婆婆手里。大雨来临的时候,大家纷纷奔向自己的晒谷场抢收稻谷,他却帮邻居毛四阿婆的忙去了。父亲很生气,拿起竹扫把要打人。毛泽东理直气壮地说:“人家6个人,一年只收得14担谷;他们还是佃的田,要交租,损失一点就不得了;我们家也是6个人,一年收得80担谷;他们家那么少,我们家那么多,又是自己的田,冲走一点也不大要紧。”父亲一听火冒三丈,说道:“你还要不要吃饭?”毛泽东干脆地回答:“我每餐少吃两口就是。”
毛泽东的堂叔父毛菊生,家境十分贫困。他和母亲经常瞒着父亲给予一些援助。后来,毛菊生不得不将赖以活命的七亩田出卖。毛顺生要买。毛泽东认为这是趁人之危,只顾自己发财,极不道德,与母亲一起坚决反对。毛顺生却认为,既不是偷,又不是抢,执意把弟弟家的田买了进来。毛泽东对父亲很是不满,一直耿耿于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次与堂弟毛泽连谈及这件事,他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即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你父亲是堂兄弟,买你家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全无兄弟之情,怎么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些事情,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
热爱人民、同情弱者,为受压迫者鸣不平,永远站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立场上说话,成为毛泽东毕生不变的可贵品质。
(三)志向高远,勇于担当
毛泽东从小胸怀大志,抱负宏伟,这是他与一般农家子弟相比,更为独特的地方。他不仅喜爱读书,而且喜欢动脑,勤于思考。当他读了许多中国的古典小说后,发现一个很“特别”的问题,就是这些书中的主人公都只有将帅、官吏、公子、小姐,而没有劳动人民。有的书里虽然也写了市井游民,但是都不占主要位置,而且显得愚昧、粗蛮。他带着这个问题,询问了许多人。大家都回答不出来,觉得这是一个怪问题,从来没听人家提出过。他为这个问题,“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他分析小说的内容,终于发现:原来这些写书的人,都不是作田、做工的,没受过人间的艰苦,而且对于作田做工的劳动者,内心里也不是很喜欢的。种田的农民终年劳累,吃不饱,穿不暖,哪有条件和机会读书识字?就是识了几个字的农民,又哪能写书立说呢?他自己找到了答案,立志发奋读书。他说:我们将来也要写书,要写农民和工匠的书,要把农民和工匠写成英雄豪杰。
从他少年时的一些小诗中,也可窥见他胸怀大志,气势非凡。塾师毛宇居因为他上课偷看小说将他撵出教室罚他写篇作文。他在天井旁看着池内的小鱼,触景生情,一首打油诗脱口而出:“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毛宇居看了毛泽东交来的这篇“作文”,大为震惊。没料到他小小的年纪思维如此敏捷,其诗寓意如此深远,心中暗暗称道:真是奇才。晚上,他又将毛泽东的《天井》读了几次,越读越发现其中妙趣,并将该诗抄写在《诗经集解》上,保存起来。
在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他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赠父诗,把它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赠父诗,表达着他励志好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
在东山学校读书时,他从同学萧三那里借到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 在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和林肯等人的传记上画了许多圈圈。他对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重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不要紧。你看,华盛顿不是经过8年的艰苦战争之后,终于得到了胜利,建立了美国吗?我们也要准备长期奋斗!”过了不久,他给自己起名“子任”,寓意“以天下为己任”,要为“富国强兵”的梦想而奋斗。
毛泽东进入一师后,他的读书目的更加明确,就是要探求人生的真谛和救国救民的根本途径。他主张青年人要有高尚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而人之所谓立志,就是要追求真理,为实现真理而斗争。他说:“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他决心做确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不做“金玉其外,不学无术、专为自己而生活的小人”。他与朋友们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问题,不谈家庭琐事。他觉得应当谈论和关心的是大事,即“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四)服从真理,孜孜以求
当时,对于如何救国救民,有的主张科学教育,有的主张社会改良,有的主张实业救国,有的主张君主立宪,有的主张三民主义。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
他曾拥护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以实际行动新军当了半年兵。随着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说这个时期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他很欣赏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认为他的互助论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意思更广、更深远”。他也认为温和方法最好,主张实行‘呼声革命’、‘无血革命’。他最感兴趣的是工读互助和新村主义,曾邀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在岳麓山组织“工读同志会”,半工半读,进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实验。他还草拟了一个颇为详细的“新村”建设计划,作为他改造社会的一种构想。驱张运动结束后,他和彭璜等人发起领导了湖南自治运动。但是自治运动的尝试很快失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传到了中国。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使毛泽东更加认清了中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认清了统治阶级与民为敌的本质,认识到中国政治改良这条道路是绝对行不通的。他先后两次到北京,在与李大钊、陈独秀的接触中,他对无政府主义产生动摇,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反思以往的斗争实践,他认识到温和的革命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过去,他的主要注意力在教育圈子里,曾殷切期待“大哲学家”、“大伦理学家”出世,担当起改造人们思想和世界的重任。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实际中,他开始看到过去没有发现的人民大众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开始觉得许多人虽然“办了些教育,却无甚效力”,从而明确提出实行社会改造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民众联合的基础是由于有着反抗压迫者的“共同的利益”。为此,他号召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合起来,为减轻地租捐税、解决吃饭问题而进行抗争;号召学生、教员、妇女各界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要求联合起来,最终实现民众的大联合。从此以后,他把自己置身于民众之内,依靠民众的力量,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备受外族欺凌、人民做牛做马的黑暗的旧中国,变成了昂首挺胸、人民当家作主的光明的新中国。
毛泽东的巨大成功和他那扭转乾坤的气势,让人们把他看作神。他虽然确实很神,但不决不是神。他是人,是韶山一位普通农民之子,也是中国人民的忠诚的儿子。
伟大导师列宁说过:“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毛泽东就是时代创造出来的伟大人物。是时代需要毛泽东,召唤毛泽东,也锻炼了毛泽东,筛选了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