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民族魂鲁迅先生去世后,著名作家郁达夫撰文纪念说:“没有英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群可怜的生物群体,而有了英雄人物却不知道崇拜和爱戴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习近平同志说:“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1979年5月9日中日友好之船访日团最高顾问粟裕说:“我们这次乘风破浪,越过大海,来到美丽的日本,向伟大的日本人民学习,心情十分振奋。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我相信这次友好访问,在日本朋友的大力帮助下,一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一定会在中日友好史上写出新的一页。”
1984年1月25日 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粟裕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行的春节茶话会上说,近三年来,我因病长期住在医院,但我的心始终是和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息息相通、战斗在一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胜利地开展了宏伟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事实又一次证明,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依靠本身的力量,克服自己的阴暗面,纠正自己的错误,也完全有能力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不继夺取新的胜利。粟裕说,伟大的转折,常使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发生眩晕甚至动摇。现在,有的共产党员,其中有的还是担负领导责任的共产党员,为十年动乱的严重挫折所吓倒,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怀疑,似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已经不再能够解释我们的社会,不再能够指导我们的斗争了。这是很值得深思的。也有一些共产党员,正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奋勇前进的时候,他们夸大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暂时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对党的顽强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这也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共产主义事业是需要由好几代人前仆后继、长期奋斗的伟大的革命运动,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困难,没有曲折,是不能想象的。共产党人的气概,从来是知难而进的。党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正是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勇敢地清除党内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组织上存在的严重问题而采取的重大步骤。对此,共产党员不应有任何消极迟疑,而应积极投身到整党中去,夺取整党的胜利。
六
关于用“大将模式”评价和思维方式,多说两句。由于生年不同、职务不同、贡献不同,导致评价不同是正常的。我建议用军事家的评价,涵盖主要领导人、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及烈士军事家。
如文化大革命前,陈赓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最高职务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粉粹“四人帮”前,许光达1969年6月3日惨死在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屠刀下,在北京逝世。最高职务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徐海东1970年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郑州。最高职务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王树声: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最高职务是中国共产党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张云逸: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最高职务是中共第八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力量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粉粹“四人帮”后,只有5位大将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罗瑞卿文革时期受林彪等人诬陷遭批判,1977年被平反,1978年去德国治病不幸逝世。最高职务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谭政文革时期受林彪等人诬陷遭批判, 1980年,中共中央对谭政受到的政治诬陷给予平反。1988年11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最高职务是国防部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中央军委顾问、第一、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粟裕1984年 2月5日16时33分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最高职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国务院业务组成员、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黄克诚1959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上,批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的错误,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 在“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打击迫害。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最高职务是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第二书记。肖劲光1989年03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最高职务是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文革后发挥作用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的只有粟裕、肖劲光、黄克诚三人。建国后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黄克诚、谭政、罗瑞卿、粟裕、肖劲光五人。在党政军岗位上负责只有罗瑞卿和粟裕两人。长期负责没有被打倒的只有粟裕同志。
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与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平级,在政史上有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常委联席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中顾委常委(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级别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业务组主要成员(副总理级)、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粟裕同志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1994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联名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刊发《追忆粟裕同志》为粟裕同志蒙冤36年逝世10年后公开平反文章。1991年和1997年两次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主持召开的大型研讨会:粟裕军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和粟裕军事指挥艺术与现代战争理论研讨会,是对粟裕研究成果的两次大检阅,两会多收到论文六七十篇,分别出版;论文集。小型研讨会开过多次。粟裕同志诞辰、忌日,逢五逢十,许多地方举行纪念会座谈会,报纸刊物发表纪念文章。在一些重大战役的研讨会上,粟裕成为研究热点。这些纪念会研讨会,会后大多出版纪念集论文集。“粟裕军事指挥艺术与现代战争理论研讨会”1997年8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研讨会题词:“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老同志李德生、廖汉生、张廷发,中央军委委员傅全有、王克、王瑞林出席研讨会。 2007年8月10日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湖南、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河南、江西、福建、新疆、香港、广东及海安、长兴、怀化、通道、会同等全国多处地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当地党委政府军区、各级新四军研究会、全国各地人民群众自发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写文章出专刊出书籍排戏剧演电影研讨会。2014年2月5日粟裕同志逝世30周年人民网和凤凰网一北一南不约而同使用“沧海一粟”同名发表专题纪念粟裕逝世30周年文章《百战老将 沧海一粟——纪念粟裕逝世三十周年》、《沧海一粟 读懂开国第一大将的后半生——粟裕逝世30周年祭》。
关于粟裕奖。
军事科学院2006年曾推出两年一次的“叶剑英军事科研奖”和“军事科研青年创新奖”。
目前米尔网介绍英国《焦点》月刊以“世界十大军事统帅”为题简要介绍了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著名军事家,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第三野战军前委书记、中国战略家、中央军委负责人粟裕当选。
1961年9月,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不可思议。毛主席很谦虚,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也是我们湖南人’。”毛主席1949年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石坚同志发表在2012年10月22日上海新四军研究网站《新四军研究》第一集《丹心永照万山青 ——纪念我党伟大军事家粟裕诞辰一百周年》说:他一生光辉的战绩,在世界各国军事家中则引起了更高度的称赞,我手头有很可信的资料都提到“现在世界各军事大国都把粟裕称为中国现代战争之父”,我个人亲耳听到一位驻英国的外交官给我讲:“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曾说过他对人类战争史上最崇拜的伟大的军事家只有中国的粟裕和法国的拿破仓。”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原外贸部部长、国务院顾问李强之子李延明同志撰文称,毛泽东心目中第一档次的四位军事家。在军事科学院工作期间,因为看了很多战史资料,我得出一个印象: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等的军事家有四个,他们是林彪、彭德怀、粟裕、刘伯承。离开军科以后,有一次见到出狱后的毛远新,对他说起我的这个感觉,他当场纠正了我。他说:这个顺序不对,居第二位的不是彭德怀,而是粟裕,并告诉我:这是毛泽东的看法。由此我知道了就军事才能而言,以及就战功而言,在毛泽东心目中林彪、粟裕、彭德怀、刘伯承是第一档次。
大将模式,评价休矣!
《人民日报》 ( 2007-09-14 第08版 ) 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的刘源上将在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指出:粟裕同志是军事科学院广大官兵十分敬仰的老首长。1958年9月起,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防部副部长,到军事科学院任职达26年,先后担任副院长、院党委第一副书记、第一政治委员、院党委第一书记等职,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为繁荣和发展我军军事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粟裕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和光辉风采,他的高超指挥艺术和高尚人格魅力,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中,全院官兵都十分怀念他。……粟裕同志胸怀全局,审时度势,迭出奇谋,具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粟裕同志善于理论总结,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党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居安思危,殚精竭虑,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新中国国防建立了光辉的业绩,而且立德立言,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粟裕同志没有上过正规军校,但他善于从战争实践中学习,努力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积极探索战争指导规律和军队建设规律,在战略战术和建军治军方面有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论述。在大兵团作战方面,他强调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立足战争和战略全局筹划战区作战行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实现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强调正确处理战役各个发展阶段与全过程的关系;他对敌后游击战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敌后游击作战的指挥理论;他关于战争转折的论述涉及战略、战区、战役三个层次,深刻地揭示了指挥艺术的真谛,对我军作战理论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在国防建设方面,他强调必须首先确定国家的整个战略方针,根据国家整个战略方针和相应的作战方案来制订国防建设计划,主张国防建设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路子;在军队建设方面,强调建设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必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应突出加强海军、空军,并优先发展空军,要大力发展技术兵种,重视军队和院校的教育训练,把学习和掌握军事技术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完成,把战场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加强情报工作和指挥、通信建设,研究适应今后作战的部队编制,解决后备力量的动员及其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等等,粟裕的这些重要观点,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对于加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粟裕同志为我国的军事科研事业做了许多奠基性、开拓性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率先提出要在军事理论战线上解放思想,完整准确地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神实质,为坚持与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特殊贡献。粟裕同志既是军事科研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又是身体力行的现代军事科学的探索者。他心系国家安危,注意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思考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对策与措施。他非常注重调查研究,经常到部队、边防、国防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系统总结建军作战的丰富经验,努力探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规律,着眼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对反侵略战争问题的新见解。1979年1月,他的学术报告《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公开发表后,不仅在全军引起强烈反响,也受到世界的关注。正如我院广大干部所赞颂的:“粟裕同志是我们的好领导,又是一名最有成果的研究员。”
粟裕同志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成果,除了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国家安危有高度责任感之外,还在于他能够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正确地把握研究战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现成的结论和过去的经验,善于坚持正确的,勇于摒弃过时的,并且敢于实事求是地分析现代战争的新情况,探索新条件下的战争指导规律。他说:解放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地研究现代战争,他勤于调查研究,重视考察部队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年轻人投身到军事科研战线上来。粟裕同志说,在学术问题上不能搞下级服从上级,也不能认为没有打过仗的人就没有发言权。他认为,一些年轻的军事干部,只要经过一定的工作实践和锻炼,只要肯于学习和钻研,同样能够提出可行的新见解来,老一辈的同志切不可小视了他们。
为了提高我军软实力和威慑力,活跃我军战略思维,我斗胆建议军委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全军系统每年推出终生老兵的“粟裕奖”,分四种:粟裕战略奖(学术著作)、粟裕国防奖(终生荣誉奖)、粟裕科技奖(科研项目)、粟裕创新奖(学术论文)。“粟裕奖”,由中央军委协调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三家部队科研院校负责。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层面分别成立粟裕军事科学研究中心、粟裕太空战略研究中心、粟裕国防科技研发中心。
壮我军魂,强我国威! 智慧长城,战略时空! 慰我老兵,沅楚之心!
粟裕研究成为一个综合的、新兴的、超前的战略军事人才学科——粟裕学,粟裕的思想、精神、人格、品德世世代代有人传承、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粟裕传》、《粟裕文选》、《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年谱》、《粟裕纪念文集》、《一代名将》、《名将粟裕珍闻录》、《毛泽东年谱》、《周恩来年谱》、《朱德军事文选》、《邓小平年谱》、《叶剑英年谱》、《陈毅年谱》、《新四军组织发展实录》、《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组织发展实录》、《人民日报版面备要》、《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及互联网资料等 2. 199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刘华清、张震署名的《追忆粟裕同志》 3.程振声《 关于“文革”中国务院业务组的若干情况》 《党的文献》 2002年第03期。 4.《人物周刊》2010年第10期作者:李瑞 原题为:《粟裕 无冕之帅》 5. 《同舟共进》2011年第12期刊登作者:吴东峰《“沧海一粟”——粟裕大将轶事》 6. 《报刊荟萃》2009年第5期 作者:张雄文 原题为《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 王希先披露粟裕秘闻》 7.人民日报1984年2月13日第4版发表肖劲光《悼念粟裕同志》 8.人民日报1991年2月3日第5版发表郭化若《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粟裕》 9. 1993年第2期《军事历史研究》发表卢冀宁《实事求是是粟裕的军事思想的基石》 10. 1994年2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迟浩田《粟大将军雄风长在指挥艺术历久常青》 11. 2000年9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粟裕传》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12.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 (1949.09.27)《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 常胜将军粟裕》 13. 1949年11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南京军管会人事更迭 粟裕继刘伯承为主任》 14. 《名将粟裕珍闻录》作者:张雄文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粟裕“难当大官”:与军委副主席擦肩而过》 15.1976.9.12 《人民日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群众举行隆重吊唁仪式、1977年7月8日《人民日报》、197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 16. 2007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乐毅发表《一代名将的风华不可能被历史湮没》 17. 凤凰网 2011-11-17 14:26:00《毛泽东眼中的粟裕:军事是满分 政治难及格》来源:报刊荟萃 作者:艾芊。 18. 石坚同志发表在2012年10月22日上海新四军研究网站《新四军研究》第一集《丹心永照万山青 ——纪念我党伟大军事家粟裕诞辰一百周年》 19. 《人民日报》 ( 2007-09-14 第08版 ) 刘源在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0. 2014年2月5日粟裕同志逝世30周年人民网和凤凰网发表专题纪念文章《百战老将沧海一粟——纪念粟裕逝世三十周年》、《沧海一粟读懂开国第一大将的后半生——粟裕逝世30周年祭》。
作者吴跃军系知名文化学者、粟裕学研究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中华民族侗族卷《中国侗族》学术顾问、《中国侗族军事史》编写组组长、湖南省怀化市粟裕研究会筹备委员会顾问、亚高原网站站长,现撰写《粟裕学概论》、《毛泽东与战略家粟裕》及《见与不见:导师毛泽东与学生粟裕交往简史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