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大合影。
座谈会会场。
中红网北京2014年4月29日电(赵朋洋)2014年4月27日下午,《红色年轮》系列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数十位革命元勋和开国将领的后代与党史军史方面的专家、新闻出版界人士齐聚一堂,亲切交流,共同重温红色经典、畅谈红色主题。
《红色年轮》大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丛书,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指导、策划,中国书籍出版社与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编辑委员会共同组编,该套丛书均为革命元勋后代对先辈革命生涯、战斗经历的回顾,对先辈高尚品格和理想境界的追忆,内容翔实,情感真挚。第一辑四种《我的爷爷朱德》、《我的父亲左权》、《我的父亲马本斋》和《我的父亲刘毓标》日前已正式出版发行,《我的父亲滕代远》、《我的父亲洪水》、《我的父亲段焕竞》和《我的爷爷王辉球》等书正在排印之中,不久将面世。其余各辑的书稿也在加紧组编。
全国政协委员,《红色年轮》丛书主编郝振省在座谈会上发言,就丛书出版的价值和意义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对丛书的策划、组编和出版情况做了说明。他介绍说,本套丛书是以革命元勋后代的第一人称口吻记叙,与正式记录革命元勋业绩的文献相比,视野更为独特,细节更为翔实,内涵也更为真实深刻。丛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列,收录业已成熟的革命元勋后代撰写的回忆录,也收录日记、书信以及私家图片珍藏。对于受时间、精力等因素限制,无法完成写作任务的革命元勋子女,则通过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内容呈现。整套丛书力图图文并茂,生动感人,旨在通过讲述革命元勋的丰功伟绩和心路历程,向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年轮》丛书的另一位主编胡石英也在会上作了充满激情的发言,他强调,《红色年轮》丛书的主旨是宣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在最困难的时候奋起去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后代所必须继承的。“红色年轮”不是把树砍下后看年轮,而是树木在枝繁叶茂的前提下,更多地出新枝、长新芽。中华民族永远需要年轻一代的奋起,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前途。
全国政协委员、空指少将副院长,朱德之孙朱和平作为丛书作者代表,井冈山联谊会副会长刘丹作为开国将领后代代表分别讲话。他们认为,《红色年轮》丛书透过许多重要的侧面,反映了革命先辈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于献身的气概,他们传奇的经历、崇高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已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读者可以在以文忆人、以文忆史的过程中,寻找到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他们强调指出,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既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又要去粗取精,突出重点,坚持正面为主,持之以恒,长期、准确、完整地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这不仅是对党和国家历史的一种传承,更是为开创未来提供力量源泉。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参加座谈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红色年轮》丛书出版的价值和意义,指出这是一套适用于党史和国史教育的图书,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书。丛书有独特的视角,形式上充满了细腻的亲情、感情,是进行中华精神教育的优秀教材。他并且表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将会继续支持书籍出版社,努力做好这套书的出版发行和后续工作,多出好书,以飨读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改革开放事业迈向崭新阶段的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优良的革命传统不能忘记,精神的激励和支撑作用不可或缺。《红色年轮》系列丛书的编写、出版,对于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他强调,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新闻出版行业的神圣使命,主管部门在这方面应该做更多的事情,付出更多的努力。他称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中国书籍出版社在挖掘红色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为传播红色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源,切实履行了一家出版机构倡导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吴司长还对出版社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
座谈会上,各位元勋后代就《红色年轮》丛书的出版价值和红色文化的内涵、功能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红色年轮》丛书由后人讲述前辈的故事,亲人的身份和视角,保证了内容的真实,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有着一份无法复制的本色魅力,是当代人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珍贵教材。理想和信念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文墨有终,但传承无疆。
朱德之孙朱和平将军接受记者访问。
陈毅之子陈昊苏(右)和刘寅之子刘丹。
胡乔木之子胡石英。
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左)。
李达上将之女李彤妍(左)和刘亚楼上将之女刘煜鸿。
杨至成上将之子杨珠江(左)和李中权少将之子李洋。
贺炳炎上将之女贺北生。
李志民上将之女李新星(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