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原信阳市平桥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党总支委员、副局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高级摄影师职称,曾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河南十大文化新锐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中国十大杰出摄影家”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感动cTPN”最具影响力特别感动人物奖;2012年被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感动人物”奖。曾为联合国、东帝汶国、中国公安部做出过贡献。并于2014年5月退休。 爱人陈荣章,中共党员,信阳市平桥区平桥办事处退休干部,多年来,干工作出色,带出的计生队伍成绩尤为突出。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我们是从2011年春开始重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路的,当时我已退居二线(内退),年龄是57岁。爱人也已退休,年龄59岁。我们选择了从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出发,经河南、安徽、湖北、陕西、四川、甘肃(会宁)、河西走廊、祁连山、新疆、青海、宁夏,最终,于2012年10月15日抵达延安。历时两年,行程五万八千六百多余里。一路上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历尽艰辛,几次死里逃生。凭着大别山人的那种骨气和勇气,发扬了当年红军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不胜不休的精神。最终,完完整整地重走完了从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走出去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略转移路、长征路、红西路军征战路、河东部队征战路,成为共和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完整整重走红四方面军路的人;第一个夫妻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人;第一个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旗重走红军路的人;第一个高举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老苏区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人;第一个一路发放“重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路宣言书”的人(18万份);第一个一路高唱大别山红军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大别山苏区红军歌曲的人;第一个每到一处看望慰问健在的老红军的人;第一个为健在的老红军每人赠送一套红军军装的人;第一个沿途只要我们能够联系上,能够见到的红军后代,分别为他们每人赠送一顶红军帽;第一个一路缅怀祭奠红军先烈纪念碑、烈士墓敬酒、敬献花圈和花篮,不仅我们自己敬献上一个,而且我们也分别代表了中共信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和我们的家乡中共平桥区委、平桥区人民政府各敬献上一个的人;第一个每天都将我们的所见所闻连夜发到跟踪我们的全国多家网络上去,让关心、关注我们的人们尽早分享我们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以及红四方面军的历史功绩的人;我们也是第一个把鄂豫皖革命老苏区的改革发展变化,介绍给当年红军所到之处的我国西部地区的人。我们也是笫一个把鄂豫皖革命老苏区信阳获得的农业科技成果技术,彩色红薯种植技术资料等致富信息,一路传播给了我国西部的广大农民兄弟。
我们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的行动被沿途的人们称之为:”史无前例的壮举!就象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为中国红色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四川巴中”将帅碑林”园长张崇鱼高度地赞扬地说:你们是”当代的英雄”、”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承人”,你们的精神令人敬佩。
原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麻琨称赞说:”你们夫妻用这么长的时间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这在我国是罕见的,你们不仅弘扬了伟大红军精神,也展示了当代鄂豫皖革命老苏区人民改革开放的精神面貌。你们用你们的言行践行了红色文化的传承。
川陕老苏区,以及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青海、宁夏沿途群众亲切地对我们说:”你们今天重走红军长征路看起来虽然是两个人,但实际上你们身后有千千万万的人,那就是你们不仅代表了你们的家乡河南信阳,也代表了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老苏区人民,而且还代表了我们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以及红军后代。我们也深深地感谢家乡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乃至沿途各省、市自治区、县乡村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使得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多年来的夙愿一一重走红军长征路这光荣的任务。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着手把“两个人的长征”日记整理汇集成册,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
以更好地弘扬红军的伟大精神。 一、我们为什么要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 首先,我们生长在大别山,从小就受到了大别山浓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教育和影响。红军的历史、红军的长征精神,不断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成长。同时,作为我们生长在红军的摇篮——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也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二,参加工作后,学习和了解了不少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历史。自己业余爱好摄影,多年来,利用手中的镜头,在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双休日里,骑上自行车或摩托车,带上干粮和水,跑遍了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山山水水,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红色革命历史纪念地旧址、战场遗址等图片资料。甚至现在有的已经绝版了。并且,二十多年来(从1985年始),自费宣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老苏区。从1985年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各类报刊(不包括网络上)发表作品达4780余篇(幅)。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老苏区的对外宣传做出了贡献,被信阳摄影界称之为“高产作家”。
平时自己也注意搜集红色历史资料,学习和了解红军时期的历史和红军的长征故事等,是红军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萌发了什么时候能重走一次红军长征路的想法。
特别是在我退居二线,老伴退休后,我们感到有了自己能够掌控的时间,也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行。决定把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拿出来,不给孩子留下什么财富,只给孩子留下一种精神吧!来重走一趟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路、长征路、红西路军征战路、河东部队征战路。学习红军精神,宣传红军精神。系统地记录一次伟大红军的光辉历史。 二、中国工农红军笫四方面军军史概况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的政治形势,处在激烈变动中。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战我东北三省,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我们党发出了全国人民武装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召。广大群众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纷纷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枪口对外,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却顽固坚持”绝对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继续把枪口对准根据地,一心要”剿灭”工农红军。这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央分局决定,一面发动群众进一步武装和组织起来;一面整编和扩大红军,将红四军和刚成立的红二十五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准备粉碎敌人新的”围剿”。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麻起义的中心——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列宁市(今七里坪镇)宣布成立。时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鄂豫皖省委和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在成立大会上宣布:为了统一指挥,加强红军建设,迎接更大规模的战斗,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红四方面军。方面军下辖四军和二十五军,共4个师,即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和七十三师。原红四军军部改组为方面军总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这时已处在方圆仅几十里的“弹丸”之地,四面临敌,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1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对红四方面军的行动方针进行了研究。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徐向前、徐宝珊、王平章、吴焕先等20多人。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红军跳出根据地,到外线去,待机歼敌后再返回;另一种是主张红军留在根据地内坚持斗争,分散游击。
张国焘在会上说:“反第四次’围剿’中敌人的力量大大超过我们,我军经过各次战斗未能完成击溃敌人的任务,已完全处在被动、失败的地位。根据地红军主力已无周旋余地,只有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才能保存力量。如果将红军主力继续留在根据地进行战斗,是毫无希望的。红军应去平汉路以西与红三军会合。
这正是上一次燕子河会议时蔡申熙的建议(9月份曾提出过)。
沈泽民说:“反四次’围剿’,我军未能击退敌人,处于被动和失败的地位,是客观事实。但是,红军不应脱离根据地。在敌人重兵深入根据地的情况下,可采取分散游击的办法,坚持游击战争,待机破敌”。
徐向前说:“根据地中心区域已经被敌人占领,我大部队不易活动,又已丧失了歼敌一路之战机,如果分散游击,地方游击队还行,红军大部队就有许多困难”。
最后,会议依据大多数同志的意见作出决定:一、留下红七十四、七十五两个师与各独立师团,由沈泽民负责,在根据地内坚持斗争;二、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师及少共国际团,跳出根据地,暂到平汉路以西去活动,伺机打回根据地。
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从8月上旬始至10月中旬止,红四方面军苦战2个月,虽歼敌10000余人,终未打破敌人的包围,遭到了失败。
但是,革命的力量得到了保存,革命的思想得到了传播,革命的形势正在发生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的新的变化。
1932年10月11日晚,红四方面军兵分左右两纵队,从大悟县四姑墩出发,经过两天两夜急行军,突破敌人两个师的防线,在平汉路西的陈家巷地区会合。西越平汉线(现叫京广线)时,红七十三师与尾追之敌激战3个小时,将敌击退,保证了会军的安全转移。
10月19日拂晓,红四方面军到达枣阳以南40多公里外的新集以西地区。这里,南面是大洪山,北面是桐柏山,西面是武当山,红三军曾在这里开展过游击战争。
10月20日清晨至22日夜,红四方面军在枣阳新集和土桥铺两次战斗,是撤出鄂豫皖苏区后进行的两次最大的战斗,共歼敌3000余人,缴获炮5门,机枪30余挺,枪1000余支和弹药100余箱。虽没有给予敌人歼灭性地打击,但粉碎了敌企图在襄阳、枣阳、宜城地区围歼红四方面军的计划。
10月25日,红四方面军冒着严霜冷雨,忍饥耐寒,昼夜行军,于10月25日,在新野以西构林关地区再次突破国民党刘茂恩部的堵截,经厚坡、下瓦亭、马蹬铺,于10月29日到达淅川以南的宋湾。这时,鄂豫皖中央分局致电党中央,报告了红四方面军近日的情况。
11月初,红四方面军进到鄂豫陕交界的南化塘地区。红四方面军总部研究决定,在这里发动群众,准备建立根据地。然而刚住下来3天,敌第一师、四十四师、五十一师、六十五师又跟踪而来。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在此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继续西向。
随后,红四方面军进至鄂陕边界的漫川关地区,此时,西北的国民党杨虎城的重兵已卡住关口,挡住了红四方面军西进的路。这时胡宗南等部又追了上来,将红四方面军合围于康家坪至任岭的深山峡谷之中。红军刚到这时,杨虎城部还以为红四方面军是国军兄弟部队,这时红十二师若打个冲锋下去,有可能会击溃敌人。旷继勋师长率十二师指挥不力,贻误了战机,因此,他也被撤了职,红十二师师长一职由许世友继任。就在这时,敌人的包围越来越小,且越来越密,红四方面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徐向前总指挥指挥红十二师,许世友率领红三十四团,向北山垭口发起猛攻,为全军打开通道。韩亮臣率红二一九团配合红三十四团。山上的敌人居高临下,红军伤亡不少。红三十四团的二营500多人,拼到最后只剩下100多人。红二一九团团长韩亮臣也牺牲在阵地上。经过反复争夺,红军终于控制了垭口,打开了通道,连夜突围而出。
11月15日,到达陕西商县西面的杨家叙。红军本来准备从商县以西取道凤凰咀去镇安、柞水一带。当走到凤凰咀以东时,红军又遇上了胡宗南部阻击,只好避开敌人,折而向北。部队在抵达曹家坪后,红军总部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取道汤峪,一路走库峪,越秦岭,向关中平原前进。此时的秦岭,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头顶上白雪皑皑,而红军衣衫单薄,食不果腹,伤病号又多,真是困难重重。经历千难万险,越过秦岭,进入关中。
然而等待红军的却是敌人的堵截和四面包围。杨虎城见红军直逼西安城,忙调孙蔚如的第十七师在王曲、子午镇一带阻击,尾追红军的敌第一、六十五、四十四、五十一、三十五等师,也扑向关中;敌第二、四十二两师沿陇海线西进,企图对红四方面军形成合围之势。红四方面军首先向临近的堵截之敌开刀,在西安以南约40里处的王曲镇打了一仗,歼杨虎城的孙蔚如师四个营。刚刚打退王曲之敌,红军又向子午镇之敌发起攻击,击溃陕军一部。在子午镇战斗中红十一师政委李先念在战斗中负伤。红四方面军与敌激战两天,吃掉杨虎城部的两个团,俘虏1000多人,缴获了一些物资,解决了部队的一部分过冬棉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