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0)——汝城,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组图)
2014-12-10 14:17:32
作者:田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们从当年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脚印继续西行,进入湖南。

    行驶路线:离开广东仁化县城口镇,我们继续沿[G106]国道向北,去汝城县城。参考路线如下(中括号内是公路编号,下画杠数字是行驶的大约公里数):城口镇4km→进入湖南界2km→三江口镇33km→汝城县城(城关镇)

    我们离开城口镇,进入湖南境内(三江口镇),这里也是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地方之一。三江口镇是湘粤边界的一个镇。当年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集结于此地域,北遏湘军,南与红六团形成对城口镇的钳形包围之势。三江口镇北面与鱼王村一山之隔,离热水镇不太远。

    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广东两个方向进入湖南汝城,几乎到达了汝城县全境。

    红军长征进入汝城后,就开始进入了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一直到宁夏都如此。据不完全统计,长征中红军与十几个少数民族接触过,他们是:瑶族、土家族、侗族、苗族、壮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傈僳族、傣族、纳西族、白族、普米族、藏族、回族等。

    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27日,中央军委下达了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命令。11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监视汝城之敌,主力分三路纵队,由湖南汝城、广东城口镇之间通过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红三、红八军团为右纵队,由汝城至大坪间通过,向百丈岭、文明圩前进;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及红五军团为中纵队,由新桥经界头、九峰山向九峰圩前进;红一军团第二师和红九军团等部为左纵队,由城口、思村向岭子头前进。11月初,红一军团先头部队轻取第二道封锁线的中心、湘粤交界处的城口镇。城口守军多系保安队,根本无法与主力红军抗衡;北面汝城的湘军仅一个旅,只能困守孤城;南面陈济棠其他部队倒是兵员甚众,但都集结在纵深处的南雄、仁化、乐昌一线,力图自保,根本不愿使防线向北延伸与湘军防线衔接。于是第二道封锁线在汝城与仁化之间,出现一大大的缺口。5日,中央红军各纵队继续西进,至8日,中央红军通过汝城以南、城口以北地域。在一线横列于仁化、乐昌之粤军检阅般的注视下,徐徐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陈济棠再次为红军让出了前进通道。中央红军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了陈的防区,接着顺利突破了由湖南军阀何键部防御的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域。至此,中革军委鉴于红军主力转移已无密可保,才正式向下通知说,中央红军这次进行转移,是为了到湘西去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陈济棠接蒋介石电后,先以李扬敬第三军外加归余汉谋指挥的独三师防守粤东北门户,既防红军也防蒋军进入;然后才以余汉谋之余部尾追红军,以张达第二军加几个独立师集结于曲江以北地区防堵。余汉谋在尾追过程中又以其第一师向乐昌西进,阻止红军进入粤境。三分两划,11个师又一个独立旅的粤军,真正尾追红军的只有叶肇的第二师和陈章的独二旅。在红军通过第二道封锁线时,粤军本来有可能对红军造成大的损失的,两道粤军构成的封锁线内,随处可见修筑在公路两旁、山坡岭头等要害位置上大大小小的碉堡,堡垒之间形成了交叉火力,足以卡断公路,封锁要隘,若真开火,将对红军造成很大阻碍,但这些碉堡均被后撤的粤军放弃了。如10月27日夜,陈济棠警卫旅第一团发现当面红军乘夜徒涉锦江,队伍庞大,且含有乘骑和辎重,估计是高级指挥机关的队伍,其团长莫福如立即电话报告,要求半渡出击。他得到的回答是不得袭击,不准出击。莫福如团只得隔着夜幕观察在其前方川流不息的红军大队。是夜,红军大队在锦江方面未受阻,不断西行。因此红军在粤北的18天中,未遇有组织的抵抗,红军前锋部队能够以每天近百余里的急行军速度开辟道路,使得红军后队能作搬家式的前进,把坛坛罐罐一直保留到了湘江边。

    陈济棠“外打内通”、“明打暗和”,使中央红军迅速地突破两道封锁线,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落空,十分恼火,发了一封措词极为严厉的电报指责陈济棠,说他平时请饷请械很积极,一旦有事,则拥兵自重,此次按兵不动,导致突围的中央红军得以再次脱险,命令他立即集中兵力27个团,在蓝山、嘉平、临武之间堵截,否则将对其严惩不贷。为应付蒋介石,陈济棠命令其第二师、独立第三师、独立第一旅、独立第二旅诸部,沿着宜章、临武、蓝山一线,追击中央红军,但其先头部队距离中央红军保持着一、二天路程。陈济棠各部追至湖南蓝山后,即回防广东。

    据后来的考证,至11月4日,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损失了9700余人(包括民夫)。

    插曲: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插曲

    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主要由粤军和湘军共同把守,这是粤军和湘军的头一次“互相协同”,按照双方总司令的话讲,简直是“珠联璧合”。但是,只要红军一出现,粤军就往后缩,希望湘军快点上来;而湘军因为红军是在广东境内,不肯耗费兵力冒险出击。结果,中央红军在敌人混乱而单薄的防守中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锁线。只是开路的红军先头部队面对粤军、湘军和地方民团的混乱敌情,常常让红军指挥员们有点糊涂。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就糊涂了好几次:抓到了敌人的尖兵,交代说是湘军,于是冲上去打,结果发现打的不是湘军而是粤军;侦察员报告说前面的村子里有敌人,于是便紧急组织攻击,冲进去发现敌人已没了踪影;正要命令部队追击,报告又说后面发现了敌人,接着就见村后的道路上果然来了一支队伍,走近了原来是由少数官兵押送的挑夫队,挑着满满的军需物品,不用打就缴获了这些担子,问他们是给哪支部队送的,连押送的军官都说不清楚,说是只要是“剿匪”部队就行。红军官兵打开担子一看,个个眼睛一亮:清一色的带曳光的尖头子弹。红军官兵的子弹全是苏区自己生产的“再生弹”,于是他们见到这些崭新的子弹如同见到珍宝。耿飚命令给每个挑夫3块大洋全部放走,然后让战士们把那些宝贵的子弹尽力往身上塞。耿飚自己也塞了满满3条子弹带。因为常常舍不得使用这些优质子弹,所以直到翻过雪山,耿飚的这些子弹还没有打完。

    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汝城县城。当年红军长征进入湖南时,右路的红三军团未攻汝城县城,而是绕城而过,没有进城。

    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接部,是湖南省进出南岭地区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有着“内为衡(阳)宝(庆)门户,外扼赣粤咽喉”之美誉。县境内多丘陵和山地,罗宵山脉和南岭山脉交汇于此,波驰云涌,回旋起伏,纵横驰骋,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红军早期开展活动较多的根据地。长征前,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多次率军来到这里——1927年9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长何举成奉命率团就地举行秋收起义,连克桂东、汝城两座县城,建立了汝城县苏维埃政权。11月,朱德率部辗转汝城,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谈判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其后,朱德、陈毅召开了研究部署湘南起义的“汝城会议”,汝城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湘南起义后,毛泽东亲率工农革命军来到汝城,攻占了县城,掩护接应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实现了朱德、毛泽东的胜利会师。1928年7月下旬,朱德、陈毅率工农红军又从井冈山挥师征战汝城,帮助汝城党组织恢复了县苏维埃政府,并建立了南洞、田庄、开山等乡苏维埃政府。其后,彭德怀三度率工农红军进入汝城扩红建政,打击土匪胡凤璋,扩展了中央苏区和红军队伍。1931年,邓小平、张云逸率红七军分两路进入汝城。汝城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红军在汝城留下了朱德策划湘南暴动、朱(德)范(石生)谈判、朱德濠头遇险、朱德津江题匾、彭德怀三打胡凤璋等革命故事。

    1934年10月30日,中央红军右路红三军团占领汝城热水镇后继续西进,途中,接到彭德怀军团长命令:“前卫部队应迅速抢占汝城县城东南制高点苏仙岭”。苏仙岭是距县城不到3华里的一个山包。10月31日凌晨,红三军团四师十一团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迅速抢占了苏仙岭制高点,驻守县城的国民党军和胡凤璋保安团发觉后,分三路包抄,向苏仙岭形成合围之势,坚守苏仙岭的红军击退了敌军多次进攻,歼其一部,残敌逃回县城固守。

    因为湘敌六十二师先我占领汝城,加之汝城碉堡坚固,红三军团数次攻城不能得手,11月3日晨,红军野战军司令部同意红三军团对汝城敌情的侦察报告,指出因“汝城碉堡坚固,山炮不能征服,地下作业又无时间”,所以决定“放弃进攻汝城”,改为派一个师监视和钳制。

    当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汝城时,在汝城人民的支援下,红军取得了濠头圩、苏仙岭、东岗岭、泰来圩、延寿阻击战、百丈岭战役等战斗的胜利,突破国民党的第二道封锁线,不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也留下了“一条裤子”,“半条被子”、“两个红薯”、“红军借据”、“瑶民夫妇勇救红军”等一系列传奇故事,还留下了红军总部、红军池、红军楼、红军标语、红军纸币、红军宿营地、战斗旧址等众多文物和遗迹遗址。

    幸有汝城县史志办的同志带领我们寻访参观,让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汝城县城(卢阳镇)里最有名的当属“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即湘南起义旧址群、中共驻汝城湘南特别工作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指挥部旧址共同所在的地点。我们以汝城文塔为方位物,走到老街,在路边一处有3口水井的地方,是津江村的小广场,向右转进小巷子。

    沿着小巷道走进去不到百米,就看见一座红色旗帜形的雕塑,旗杆上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而红旗下的一行字就是:“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网上的报道,此雕塑是2012年建成揭幕的。这里就是汝城县卢阳镇津江村。

    红旗雕塑的基座上,是“第一面军旗雕塑”的说明。说明中指出:1927年,在白色恐怖下,地处湘鄂赣边际的汝城却独树一帜,聚起4000余人、1000余支枪的农军,还有数万持梭镖大刀的农工群众,工农革命如火如荼。7月初,时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长的周恩来指示湘鄂农军合编为一个师。7月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部队在汝城成立,师部设在城郊津江村。8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以汝城为中心的《湖南运动大纲》,着手策划湘南暴动。9月,二师一团相继举行了桂东、汝城秋收起义,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政府——汝城县苏维埃政府。……。井冈山干部学院黄仲芳教授在《湘南暴动史要》中指出:“湖南汝城才是我党最早升起军旗的地方”。

    看来,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还有不同看法!我注意到,有史料指出,江西修水作为赣西北的重镇,是正式宣布秋收起义的地方,也是起义部队举起第一面工农革命军旗帜的地方。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在修水县城紫花墩操场集会,正式宣布起义。全体官兵颈系红领带,臂佩红袖章,高举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红旗,引吭高歌:“红色领带系在颈,只顾死来不顾生。”起义军浩浩荡荡地奔向平江,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称,修水是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

    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湖南、江西?第二师、第一师?读者自行判断。反正都是工农革命军。

    在第一面军旗雕塑的后面,是一处院落,院子门口边上的墙上挂着金属铭牌,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下,是“湖南起义旧址群 中共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旧址(含中国工农革命军二师师部旧址)”。院子不大的门上,像对联一样写着“湖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

    进入院子,里面的平房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

    在第二师师部旧址所在院落的旁边,是继续深入津江村的街道,外墙上的景区景点示意图标明了“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景区简介”。

    走过景区景点示意图,又有一个院落,院子门口边上的墙上挂着金属铭牌,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下,是“湖南起义旧址群 汝城会议旧址(朱家大院)”。

    院子里有两排平房,分别是湘南起义策源地纪念馆、湘鄂赣农民运动指挥所旧址、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

    这个纪念馆里的陈列了主题“湘南起义策源地——汝城”的史料。分为:第一部分“汝城早期的工农革命运动”;第二部分“汝城‘新湖南’运动”;第三部分(光线不足没有拍照);第四部分“汝城会议”。

    我注意到,初始,汝城的第二师全名是“湖南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第一师全名“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略有区别。

    第二师的指挥员们。师长是陈东日,可他却在1931年4月被冤为“AB团”而错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安徽省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三举措促进红色文化研究上台阶(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安徽省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三举措促进红色文化研究上台阶(组图)
·特稿:中央文史馆馆员李炳华一行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参观(组图)
·特稿:贵州大学陈岚馆长一行到冷少农故居调研(图)
·特稿:“百日苏区”渠县行(组图)
·特稿:长汀五通街的红色邮路记忆
·特稿: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举办“林胜国将军百年诞辰专题展”(组图)
·特稿:茅山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特稿:上杭才溪镇着力构筑红色生态休闲旅游名镇(图)
·特稿:上杭旅游宣传再添新翼(图)
·特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安徽省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三举措促进红色文化研究
王全兵、喻林源:安徽省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三举措
特稿:安徽省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三举措促进红色文
吴力斌:中央文史馆馆员李炳华一行来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中央文史馆馆员李炳华一行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王永斐、王维飞:贵州大学陈岚馆长一行到冷少农故居
特稿:贵州大学陈岚馆长一行到冷少农故居调研(图)
浅唱低吟,笔走滚贝侗乡赋
“百日苏区”渠县行(组图)
李崎:“百日苏区”渠县行(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