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激战栾家硷。1935年8月,国民党响水驻军一个营和武镇驻军一个连,纠集元庄窠反动民团“红枪会”共600余兵力,向米西区进犯,企图包抄活动在该地区的红一总队和二十三支队。当地群众迅速将此消息报告了红军。红军米西游击队获此信息后做了充分准备,在今石窑沟乡的栾家硷设下埋伏。8月2日,驻响水敌军进入埋伏圈,刘明山、牛岗、李生甫下令,游击队奋勇出击。战斗非常激烈,从清晨一直打到傍晚,敌军死伤惨重,仅牛岗队长一人就用冲锋枪毙敌10多人,天黑后游击队为防不测主动撤出战斗。 (七)夜袭油房头。高镇北十里的油房头村,当年驻有一个国民党民团,“团总”恶贯满盈,被称“地头蛇”。1935年8月,三总队到小理河一带活动,帮助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并伺机消灭该民团。9月12日晚,部队开到油房头,将民团团团包围。三总队和当地赤卫军约200人,在王子长、贺树槐的指挥下,向民团突然发起进攻,打了不到一小时,就全歼了民团,击毙“团总”李某,毙、伤、俘团丁40余人,缴获步枪10多支,子弹数百发,游击队无一伤亡,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八)全歼“红枪会”。武镇元庄窠村有股反动武装——“红枪会”,自称“刀枪打不入”的“硬肚”,曾得到国民党军阀井岳秀的赏识与资助,给其配备步枪五十余支,并派教官协助训练。“红枪会”气焰嚣张,无恶不作。
为了全歼这股匪徒,红军作了细致的侦察和周密的部署。1935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凌晨,红一总队、区游击队和赤卫队数百人在元庄窠四周山头埋伏,拂晓进入敌据点,趁敌人还在睡梦中突然发起猛攻。“红枪会”成员连衣服也没来得及穿就仓皇逃窜。不到一个小时,“红枪会”头子“贺二掌柜”等60余个“硬肚”被击毙,其余200多会员被打散。红军缴获枪100余支,彻底摧垮了“红枪会”这股反动武装。
三、游击队的贡献
横山游击队除独立或配合主力红军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为开创陕北革命根据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发展党团,建立政权
1935年春,红二十三支队先后多次到花石崖、卧虎湾、石窑沟、土窑峁、磨石沟等地活动,大量宣传发展建立党团组织,扩大中共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影响。7月中旬,红一总队和二十三支队到石窑沟一带改编了国民党联保(主任阎某)及所辖9个保,从而在100多个村庄秘密建立起贫农会、赤卫队、妇女会、少先队等各种群众组织,领导权直接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还在米西县建立起8个区委和区政府、24个乡党支部和乡政府、23个党小组,发展党员576人,团员41人。年底,毛泽东主席在瓦窑堡接见了米西县、乡15名干部,赞扬他们取得好成绩。
那个年代,游击队在西南部广大乡村发展党团组织,建立红色政权,使赤源、横靖、米西地区的红色风暴席卷全县。到1935年底赤源县建起11个区委和区政府,除子长、安塞县管辖地区外,横靖县管辖的8个区55个乡,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和苏维埃红色政仅.发展党员796名,团员123名。同年10月,赤源县进行第一次普选,登记选民,逐级选举了村、乡、区人民代表,组建起了区乡政府。
(二)惩恶除霸,实行土改
各区游击队建立后,积极配合地方赤卫队,以土枪、洋枪、大刀、长矛为武器,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在城乡到处张贴红绿标语,散发革命传单,宣传党的政策,扩大红军影响。游击队还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粮、抗捐、抗债以及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反恶霸、镇压走狗坏分子等运动,先后在武镇的沙塬、高家洼、房子焉,南塔乡的刘家峁,五龙山乡的孙石磕、贺甫洼,波罗镇的沙河、张房等地开展了拉豪绅、分牛羊、废旧债、减租粮的斗争,声势浩大,鼓舞穷人。他们在大部分苏区进行了土改,除留足公粮田外,视土地优劣按阶级、劳力、人口平均分配,以自然村为单位采取张榜公布和颁发土地证的办法落实到户,使百分之八九十的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 (三)扩充红军,支援前线
1935年12月,苏区开展扩红运动,赤源县委、县政府向各区下达征兵任务,苏区广大青年勇跃报名参加红军游击队,仅六区就有近100名青年报名,清河一个乡就有10几名自动报名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全县有数千名青年报名参军参战。米西县三区一次有100多名青年参军,五区大王山一次就有曹思旺、曹思德(当年13岁)30多人参加了红军。
1935年秋,红三总队配合主力红军攻打龙州寨子,活捉团总阎某,消灭民团80余人,缴获枪80余支。他们配合主力红军在长胜湾、吴家寨、马家塬、安定、永坪、延长、延川连战连捷后,又乘胜攻克安塞、靖边、保安等城寨。
1935年农历八月和腊月,刘志丹、高岗率部攻打横山旧城和武镇时,有成千上万的游击队和赤卫军随军助威,跟在后面要求参军参战。1935年春,游击师300多人在范高梁同国民党军队作战后奉命到神木县支援王兆祥领导的红三团,送去机枪4挺、步枪30多支、子弹数千发,配合当地红军在木瓜寨、孟家畔、任锅峁等地与国民党军作战几十次,直打到榆林的双山堡、刘家畔等地,先后消灭国民党军队及“民团”300余人,缴获长枪200余支,子弹数千发,使自己的队伍发展到500多人。返回途中,游击队配合佳县独立营共1000余人,分成16个游击小组采取游击战、麻雀战的战术,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几次反扑,使横山游击队名声远扬。 (四)攻打“寨子”,反击“围剿”
1936年春,红军主力东征后,国民党军对苏区实行“围剿”,修寨筑堡,建立据点。除原有的城堡外,他们又在米西、赤源地区新修“寨子”70多处。红军游击队对敌人的“围剿”进行了坚决反击,多次带领赤卫队攻打武镇、永丰山、高镇、韩岔、五龙山、响水和侯高山、吴家园子、土窑峁、东台山、柳桥、黑峰子等寨子,威震敌胆,使国民党军队不敢轻易出动。早在1934年秋,八支队在吴家寨子、白家园采取果断措施,打死“团总”黄某等几个反动头目,说服民团哗变。1935年9月,红三总队和二十一支队、赤卫队等200多人到高镇攻打油房头民团。天亮战斗打响,不到一个小时全歼全团,击毙团总李某,俘虏40余人,缴获长短枪40余支和数千发子弹。三总队还夜袭白狼城、韩岔民团,在石佛焉、雁旺山、青阳岔等地取得了胜利。9月上旬,国民党调集响水1个营、武镇1个连及元庄窠民团、红枪会“等六、七百人疯狂“围剿”苏区。红一总队和红二十三支队奋起反击,在石窑沟栾家硷将其包围,打死打伤敌军多人,取得决定性胜利。
四、游击队的归编
主力红军东征后,国民党军队对苏区实行“蚕食”政策,采取大举进犯,分路合击,步步为营,分割包围的战术进行“围剿”,致使米西、横山形势急剧变化。
1936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米西一、二支队和横山一、二支队以及保卫队、安定五支队100余人,到油房头村集结,准备攻打高家沟国民党驻军寨子。不想消息走漏,次日黎明正准备吃饭的游击队被国民党军扑来包围。红军突围中阵营大乱,敌军紧追不舍。横山二支队、安定五支队撤退到莫阳畔遭到国民党便衣队的伏击。二支队长陈应福、副队长陈勇等数10人被捉。当日,殷先昆、殷先明二兄弟被押到高家沟杀害,其他游击队被追了二、三十里,直至七层月村天黑方止。米西游击一支队政委白永祥、副队长拓世发等3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战斗结束,横山各支队撤到新庄焉,米西支队撤到白治沟休整。晚上,撤至新庄焉的游击队又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窑洞内焚烧,19人遇难。国民党军队追至郑高梁村又杀害七区政府工作人员王月虎等11人,造成重大惨案。
之后,国民党军队又夜袭五区政府,将区政府的六、七人包围在贺草峁村的窑洞里点火焚烧。区政府工作人员奋起出击,打完子弹后用锅、碗等还击,直至壮烈牺牲。
1936年秋,国民党两个连在王沙湾村包围了横山县委、县政府驻地。红军三支队和县保安队立即抵抗,掩护机关撤退。从此县委、县政府到处流动,直至全县解放。
1935年9月,红二十一支队改编为横山独立营。米西游击队组成米西独立七营、五营。10月,成立米横独立营,统辖米西、横山的游击队。由于国民党军队“围剿”,米西苏区丧失,游击区域缩小,1936年2月后米横独立营、米西五营、七营、横山地方游击队等统编入横山独立营。薛兰洲(1935.8-1935.10)、孙明(1935.10-1936.2)、牛占彪(1936.2-1936.4)、高华台(1936.2-1936.7)、李启贤(1936.7-1936.12)任营长。杨子珍(1935.8-1935.10)、魏怀礼(1935.10-1936.1)、谭生宣(1936.2-1936.8)、马建勋(1936.8-1936.12)任政委。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央军委将陕北游击一总队、三总队、二十三支队等在南沟岔统编为米西游击师,下辖4个连,主要活动在米西、横山一带。柴福俊(1935.10-1936.2)任师长,魏国亮(1935.10-1936.2)任政委。一连长贺加乐,指导员白永祥;二连长吴瑞旺,指导员刘振亚;三连长王正川,指导员刘振华:四连(少年先锋连)长牛占彪。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减员很大.横山游击队的大部分人员很快补充到中央红军部队。其中游击师少年先锋连的100来人就开赴到延安地区延长县临镇全部补充到红一军团一师十三团。
1936年2月,刘志丹打横山后红二十八军在本县石窑沟成立,刘志丹任军长,宋任穷任政委。米西游击师被编入红二十八军二团。横山游击队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后从此跟随刘志丹平南扫北,一年后浩浩荡荡开往东征前线,踏上抗日征程。
1937年10月,中共靖横县委(青阳岔)决定将靖横两县的游击队改编为靖横县抗日保安大队,下辖三个中队,100多人,队长柴福俊。1938年4月,抗日保安大队与横山独立营合编为陕甘宁边区8营,共300多人,下辖两个步兵连、一个骑兵连。1940年3月,独立8营扩编为陕甘宁边区保安二团。1945年1月 ,横山抗日自卫军大队成立,下辖4个中队,队长牛岗,共100多人。1946年10月,“横山起义”成功,县境解放,中共横山县委改建横山游击队,全队116人,分两个支队,队长由赵文献、张汉武兼任。1947年3月,横山游击队扩编为横山独立营,共辖三个连,300多人,配枪200支,营长倪立功。7月,横山县各区游击队改编为县基干游击队,下辖三个中队,120多人。1948年12月,横山县游击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榆林军分区步兵39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