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战中修建的碉堡
烈士王纪勋的墓碑
本报8月27日讯 人祖山开发指挥部在人祖山修建上山公路时,意外在主峰附近发现了两封国民党晋绥军抗日烈士纪念碑!为纪念1938年3月18日晋绥军一部在此阻击日军时壮烈牺牲的126名抗日烈士!”今日,记者在临汾市吉县采访时,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即前往吉县人祖山进行采访。
因为人祖山开发时间不长,上山的主要道路还在修建当中,无法通行,只能沿着原先的山中小道进山。道路本就坑洼不平,加之刚刚下过雨,进山道路更加艰难。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颠簸,记者靠近人祖山主峰。就在为寻找纪念碑而犯难时,记者在路边遇到了人祖山开发指挥部文化宣传部的王登明副部长。得知记者来意后,王登明带领记者步行前往发现石碑处。
在人祖山西侧的小山峰旁,记者见到了一封石碑,碑正面上刻“国魂”,下书“陆军步兵上尉王君纪勋之墓”,背面刻有“民族之光”,下方则记录了王纪勋烈士的基本情况,“本营第五连连长王纪勋,山西省大同县贵仁村人。原名国柱,纪勋其别号也……享年二十八岁。记之于石,以慰忠魂!”碑文下方落款为“第四百三十一团第二营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王登明说:“这封石碑是为纪念在人祖山阻击战中牺牲的这位王连长而立的。最早时是在旁边的小山峰上,与另一封石碑立在一起,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后来修路时又在路边发现了它。”
从路边一个羊肠小道钻进茂密的山林,步行大约二三百米后,在山林里又找到了另一封石碑。石碑一角已经破裂,周围散落着不少石块,距此不远处还有一截石墙。王登明告诉记者,“原先这里还有一个碑亭,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为破坏了,石碑也被推倒了。”石碑一侧有碑文,记录了日军侵略我国的大背景,“……正向民族复兴国家建设的途径迈进的时候,遭受了强盗日本帝国主义的嫉视……相继以武力强占了我天津、北平……于是在上年七月七日开始了全民的抗战!”随后,碑文又详细记录了人祖山阻击战的全过程,“本年三月,日本为南掠潼洛,西窥长安,以期实现其威胁我大武汉的计划,遂用了巨量的精锐部队,想肃清我晋西一带的军队。本旅乃于一十八日与日寇步骑炮联合约五千余众,在人祖山一带展开了两昼夜的血战……是役我官兵虽有伟大的牺牲,则日寇的伤亡实较我为巨……”石碑背面则记录了在此次战斗中全部牺牲的126名将士的名字,立碑时间为“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十日”。王登明说:“可以肯定,这场战斗是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一直到解放后多年,附近村子里的不少人还记得这次惨烈的战斗。据说战斗结束后,附近村里的老百姓来帮忙打扫战场,光死亡日军的铜衣扣就装了一麻袋。”
随后,王登明和记者步行近半个小时爬上了人祖山主峰。他说:“这就是当年人祖山阻击战的营指挥所所在地,山头上还有好多当时修建的坑道和碉堡。”人祖山主峰有着当地著名的人祖庙,庙中供奉的是伏羲。阻击战的指挥部就设在人祖庙大殿,几处主要的战斗工事就是依靠人祖山的偏殿和山上石块垒成的碉堡。碉堡地处山头位置,四周视野开阔,碉堡上布满了外八字形枪眼。两处碉堡已经坍塌。
碉堡的石缝里长满了淡紫色的野花,王登明说:“这是在一种只在石头缝隙中才生长的野花。人祖山上几乎每一处碉堡上都长着这种小野花,仿佛是在纪念那些在战争中死难的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