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两位小朋友为无名烈士墓献花。
大型雕塑“铁血丹心”气势恢宏、6000株轻松翠柏刚劲挺拔、万余座无名烈士墓碑庄严肃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修缮扩建,明天,位于通江县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将正式开园,长眠于此的2万多名红军烈士静待人民的检阅。
奋战半年
烈士陵园修葺一新
去年10月初,红军烈士陵园扩建、红军总医院旧址群修缮和王坪新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开工之时正逢雨季,半年多的施工期内,我们就穿了3个半月的雨靴。”5月6日中午,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苟国平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嘶哑,一脸倦容。
苟国平介绍,巴中市、通江县共抽调23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组,在王坪村驻点抓建设。建设者们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不分晴天和雨天,工地上没有夜晚,施工照明灯通宵亮着。在建设“攻坚期”,通江抽调全县乡镇干部及民工2447人(次)突击攻坚,在数平方公里的王坪,每天都有60余支施工队伍,600余台机械、1000余台运输车辆和2000余名工人在奔忙。
迁烈士墓
乡亲礼炮相送
据了解,毗邻烈士陵园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也经过了大规模的修缮复原。共修缮复原中医部、西医部、红色卫校、担架队、总务处、被服厂、政治部和手术室等12栋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修缮建筑面积12700余平方米。
穿过“铁血丹心”广场,沿“千秋大道”拾级而上,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其后是集中安葬了7800名烈士的集墓区。
再往上行,眼前的场景撼人心魄:青山环抱中,上万座汉白玉墓碑呈扇形,静默地伫立在一面斜坡
上,碑面上只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
墓碑总计17225座,每块碑都没有一个文字,但它们对应着17225名红军英烈。不久前,他们的忠骨被迁移至此,终于和战友重聚。
“无名烈士墓区是整个陵园的灵魂所在。”陵园
管理局局长苟国平介绍,1932年12月,红军从通江两河口入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转战大巴山3年时间里,数以万计的将士牺牲。其中的7800名烈士集中安葬于烈士陵园内,而更多的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去年8月,通江掀起了一场寻找、迁移红军烈士墓的热潮。经过5个月摸底调查,全县有53处红军烈士墓的位置被基本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