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整整70年了。以《讲话》为标志开始形成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日益焕发出其科学的真理的光芒。
文艺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讲话》中,谆谆告诫革命的文艺家,一切有出息的文艺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时过境迁,于今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整个意识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新的时代,文艺家还要不要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呢?文艺创作怎样适应和表现这个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群众呢?这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必须回答的新的课题。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贯彻《讲话》的基本精神,并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造,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正确地回答了以上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繁荣昌盛。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以人民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他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江泽民也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他勉励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殷切期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他说:“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革命作家艺术家遵循《讲话》指引为道路,坚持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载入史册的优秀作品,也造就了大批杰出的作家艺术家。在湘江之畔的毛泽东文学院大厅,有一座“文诗溢延河”的巨型雕塑,围绕在毛泽东身旁的5位湘籍文艺家:萧三、丁玲、周立波、田汉、周扬,就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湖湘文化哺育下,在不同领域获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令人高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文艺家坚持《讲话》指引的正确方向,与时代同步,和人民同心,继承和发扬了前辈文艺家和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优良传统,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为人民奉献出了许多无愧于时代的精美的精神食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赞扬。文艺“湘军”中的一些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里,我们还应当特别提到已故的著名诗人彭燕郊和人民音乐家白诚仁,他们都不是湖南人,却长期地扎根三湘大地,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为湖南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山代有英才出!今天,更有一些湘籍文艺家以自己辉煌的艺术成就引领时代风骚,成为全球艺术星空中升起的光芒四射的巨星。主持创作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巨型雕像,“为美国人民创造了心目中的英雄”的“中国·雷”——雕塑家雷宜锌;继荣获第73届奥斯卡电影最佳原创音乐奖等大奖之后,最近又获得俄罗斯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的音乐家谭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都曾经下乡当知青,从年轻时代起,就和人民大众泡在一起。他们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实践,从人民的生活中,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新月异的西方现代文明与艺术思潮中汲取无尽的营养,而又充分地发挥其独创精神,从而攀登到世界艺术的高峰。雷宜锌说得好:“我的一切灵感都来自于这块土地,这座城市(指湖南长沙),湖湘文化是我的生命和艺术之源。”
毛泽东发表《讲话》之前,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一次讲话中,就要求鲁艺“要造就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艺术工作者。”他认为,只有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见《毛泽东文艺论集》第17-18页)白诚仁、雷宜锌、谭盾等都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出类拔萃的艺术家,是当代文艺家同新的时代新的人民相结合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