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国内国际形势和我们党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新考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学说,科学判断并全面地把握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主要矛盾,经受住了国内国际大局变动对我们党的新考验。江泽民同志深化发展生产力的中心,按照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的深刻认识,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机制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在坚持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新世纪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继续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寻找到了这种基本制度的适当运行方式,不断地继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江泽民通过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的分析,认识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通过改革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系列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也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以此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充分体现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成果,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对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这是在新时期,在新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党能更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荐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等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理念,都充分体现了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问题,没有具体阐述;毛泽东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理论探索及运用上有成功也有失误;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坚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把它运用于指导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中。
共产主义是无比艰巨的长期性事业,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需要具有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广大党员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要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为共产主义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