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自学习毛主席诗词以来,我就以主席的诗词为格律和模式练习写诗,也就是比葫芦画瓢。到目前,估计已写了200多首诗词,很显然,质量都不怎么高。但我也有一点小收获,就是在地市级以上的报刊上先后发表了30多首诗词,在一些网络媒体上也发有50多首。
生日、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我都有诗词在报刊发表。去年初,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发文要求在全省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楹联征集评选活动,我写了一副歌颂沈浩同志的楹联,共八句:
离省城,别妻儿,与三农共舞,拼搏六载献大爱; 扎基层,帮乡亲,跟四季常乐,丰碑千古立小岗。
这副楹联经省农委推荐,由省委活动实践办公室、省文化厅、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组织专家评审,获得了二等奖。
二是写参加读书及政治学习、参观考察等的体会。2007年,省农委在安徽剧院召开推进效能建设大会,会后我将听会的感受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省农委毕美家主任看到后作了这样的批示:“盛成佑同志的这首词填得很好,请以适当形式宣传,包括安徽日报农村版。”这首词后来在报纸上、安徽农网、省农委网站等媒体上刊发。近些年来,我一直较喜欢读人民日报任仲平写的文章,去年初,我将近年来学习的体会,写了一首20行的读后感的诗,寄给人民日报,并于4月6日在人民日报的《社内生活》报上登了出来,人民日报社副总编米博华同志还把他出的新书《走进高高殿堂》题签后寄给我,给我很大鼓舞。今年七一期间,我随省农委组织的部分党员到小岗村去参观考察、重温誓词等活动,回来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连夜写成120多行的长篇政论叙事诗《小岗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先后发表在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农产品贸易网、中红网、安徽农网等10多家媒体,并被中红网评为特稿,在三个专栏同进发出。
三是结合自已的实际工作写。近些年来,我在从事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接触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及各地科教工作好的作法、经验时,也写了一些诗词发表在媒体上,这样既宣传了工作,又密切了与从事“三农”工作人员的感情。一次,我曾应邀参加六安市江淮分水岭开发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会,回来后,将参会的感受按照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的格律,也写成一首《水调歌头》寄给六安晚报,几天后被刊登出来,该市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看到后很高兴,给我来电话,说我为他们做了很好的宣传工作。去年12月12日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30周年华诞,我先后写了5首诗词发表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媒体上,其中一首《沁园春.贺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诞生》,被选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广心声》一书。今年春节还未过完,农业部组织了100多名机关干部分赴26个省区入千村万户实行“三同”进行调研,我看了央视的报导后很感动,当晚就写了一首歌词《春的问候》,在省农委网站发表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农村工作在线、中安在线、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及黑龙江、新疆等地的20多家媒体进行了转发,起到了较好的宣传鼓动作用。今年安徽的主要夏粮作物小麦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遇到去冬今春连季特大旱情,各地奋起抗灾。但在今年5月10日夜里,安徽小麦主产区普降中雨,局部地方大雨,解决了旱情,人心大快,我决定写一首诗。为进一步了解这场雨对旱情的解决情况,第天一大早我就打出租车到肥东县与定远县交界的张桥镇实地察看墒情及苗情,并在返回的路上写成一首14行的诗《甘霖赋》,并在午前发在一家网站上,当天就有中安在线、安徽农村手机报等10几家媒体转发,受到单位和省农委领导的称赞。不光是有时候写几首诗,用到“毛诗”的格式和“诗路”,在我平时工作中,如写通讯报导、起草总结、报告、编写简报等,也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诗的格式、语言来写题目、小标题等;在行文时,也经常用对仗、排比等句式以增强材料的感染力。今年2月下旬,省农广校在灵璧县冯庙镇举办“全省农广校系统抗旱促春管培训班暨全省农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我为大会所写的“家家读书,明智达理促和谐;人人学习,增产致富奔小康”的对联,用红绸黄漆制成大幅会标,挂在会场两旁,很醒目,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受到参会者和当地干群的好评。
所取得的这些小成绩,都是我长期学习毛主席诗词的直接结果。总之,我感到常读毛主席的诗词,并力所能及地学用结合,按毛主席诗词的“诗路”模仿练习写作,是坚守和充实自已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既学习了历史和党史知识,也提高了自已的艺术欣赏能力,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觉得自已的业余生活很充实,有利于促进工作和学习。
(作者学的图书: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