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时常听到父辈们说“共产党好”,“共产党好”,但是儿时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念叨这几个字,也不知道共产党是什么?记得在我六岁那年的冬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看曾经当兵留守在玉门得了肺癌晚期的叔叔,当我看到骨瘦如柴,面目苍白,插着氧气的叔叔时,恐惧和害怕使我躲在妈妈身后不敢直视他。爸爸上前问叔叔想吃什么,叔叔摇了摇头,问叔叔想说点什么,叔叔有气无力地重复着:“共产党好啊,日子有过头了,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听爸爸说叔叔18岁那年到玉门当兵,后来转业到玉门油田工作,从叔叔当兵那天到他病危15年里只回过一次家,那年爷爷生病时,家人写信让他回来,可是作为军人的叔叔为了戈壁滩能多盛开几朵石油花迟迟未归,结果连爷爷最后一眼都没有看上。听到爸爸的话,看着荒凉的戈壁滩,再看看叔叔家的窘迫,我想不通叔叔为什么要那么做?叔叔口中的共产党到底好在哪里,是什么让叔叔愿意数十年守在那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距离“深”和“透”还很遥远。真真让我认识共产党,让我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是从我走上讲解员岗位开始的。
当我一遍遍向游人重复刘志丹将军带领边区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创建根据地的情景时,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24岁的刘志丹将军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人内部,开展兵运工作。面对敌人的猜疑、追捕,面对数次兵变的失败,志丹将军却从未退缩和放弃。1936年,刘志丹将军率红二十八军东征,临走时对送行的妻子说:“我这次上前线,是再次去为我的信念而奋斗,也是表白我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的忠诚。为救国救民,我可以贡献一切。”这一走,竟成了他和妻子的永别。结婚的15年,他们夫妻聚在一块不到5年,大儿子出生时,同桂荣高兴的给志丹捎话说:“孩子很可爱,有空就回来看一看吧”,可是当时志丹正在榆林中学组织领导学生运动,根本无暇回家。同桂荣为躲避敌人逮捕,抱着孩子藏在深山里,由于孩子没有奶吃,加之患病没有得到及时医治,不到半岁就夭折了。同桂荣抱着儿子冰冷的身体,几次哭晕了过去,老乡把同桂荣带回家,一连几天,她都滴水未进,口中不停的念着儿子的乳名。二儿子在出生9个月后由于发高烧,不到一岁也夭折了。当时刘志丹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得知再次丧子的的消息后,他忍着悲痛,毅然奋勇在前线,连给妻子安慰的一句话都没有顾上说。一个父亲两次丧子,是他把对自己孩子自己小家的责任和爱转化成了对无数个孩子无数个家庭的责任和信念,支撑他站了起来,这就是常说的“国大于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