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红安文化建设事业作贡献,1997年夏天,我利用回东北接爱人的机会,路过北京,带着材料和书籍,骑着自行车奔广电部、中影公司、总政治部去找领导,要求解决县电影院放映设备和相关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次的奔走,感动了广电部副部长赵实,她大力支持红安电影事业。电影院失火到现在建成,我三年没拿工资,义务为所建电影院到处奔波,找设备、争项目、争资金。在北京,红安老乡都知道我去就是为了搞设备,再就是采访老红军,收集战史军史资料办展览,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捐赠给红安电影院的价值18万元设备直接送到红安电影院门前。
我是用心来回报红安这块红土地对我的养育之恩,只要有机会能为家乡做点事,我都不会错过。我利用业余时间和北京红安同乡的便利,先后将《从山村走向世界——叶君健》的电视专题片素材带摄制十多盘带子,拍摄了许多已去世的著名学者和名人,抢救了一笔宝贵的声像资料。我在人民大会堂利用机会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首长为红安题词:“依靠科技教育,发展红安农业”,请著名的学者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为红安题词“弘扬红安革命圣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原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刘精松上将题写了“ 中国第一将军县功勋盖世万代颂”;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题写了“红安革命圣地,人民永远敬仰”。还找百岁将军孙毅为将军城小学题词,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将军城小学题写校名。1996年我去北京,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我找到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协主席、启功为我曾经就读的小学和出生地黄魏村题写了黄魏村小学和村名,这都是留给后人的无形宝贵文化财富。是他们对红安的爱和敬仰,对红安建设的巨大期盼和殷切的希望,我何不希望自己的家乡早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的步伐。
近10年来,我节衣缩食,先后跑遍了中国的革命圣地,长征之路和革命老区,搜集了大量的珍贵图片,写了大量笔记资料,这些对建设红安、宣传红安、带动老区致富具有极好的借鉴价值。我没有忘记献计献策,尽管我不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参政议政,可我通过将我的想法和思路告诉我了解和认识的代表们,借他们的笔和提案,及时地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我的建议和方案从而付诸实施,我就是这样来实践弘扬先辈们的精神。这就是红安精神要义: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只求奉献,肝胆相照,我十多年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有困难自己解决,更多的地是为单位和社会排忧解难,家里的生活一直是艰苦朴素,省吃俭用的。这些受到许多人的不理解,讲“罗厚斌你这样干,你图个啥?是不是神经有点不正常。“我讲,你的人生路与我活着难道就是仅仅为自己而活,为自己一个家庭而活吗?我有能力为社会做点贡献,苦点、累点我也愿意,我觉得充实。正因为我经常接触老红军、老将军,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加上我追寻的都是革命圣地,这些也许是我一直想得开和认识深的结果,有别于那些严重名利思想和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小思想情节。
这一点小小的收获,并没有使我止步不前,却让我更加努力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做些宣传红安更有意义的事情,我能有这点成绩,要衷心感谢二十多年宣传红安的老部长胡耿老师,我每当听他一次激情演讲报告时,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和教育,血管里热血在翻滚。他给了我力量和执着的人生追求。胡耿一个武汉人,能数十年建设红安、热爱红安、宣传红安。我们红安人不更应该尽自己力来宣传红安、建设红安吗?为此,我要引用《孟子》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要总想到从祖国、社会、母亲索取什么,而要想到你曾为社会和母亲做过什么!记得1997年8月赴京去总政治部、文化部、广电部、中国电影总公司送呈报告寻求对电影公司的支持,同年12月31日广电部副部长赵实亲赴红安慰问并送来两万多元设备。为红安家乡人做的事,我心里踏实多了,晚上睡觉也安稳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