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超迪】能够与同学们一行出游本就是一件幸事,更何况能够学习到历史知识,更何况是能亲览革命先驱章太炎先生的纪念馆。
章太炎纪念馆给我印象是非常的安详静谧,然而这静谧安详之中却激荡着一颗不曾死去的拳拳爱国之心。
一开始,我们在杨克平先生所书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其后进入纪念馆中,一睹张先生往昔风采。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当年名震一时的“苏报案”的旧报纸,再现了一代革命先驱的奋斗史。当然章先生的文具及摆件也令我印象深刻,让我深刻意识到,章先生渊博的知识是靠在书海的辛勤耕耘换来的。
章太炎先生不仅自己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为中国革命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在中国历史,在中国的各个方面(包括革命事业和学术)都首屈一指的栋梁之才,比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兼士、黄侃、刘文典、曹聚仁、吴承仕、马幼渔、朱希祖、许寿裳等等……
虽然旅途十分艰辛,但是这次的见学的确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希望自己也能向章太炎先生学习,在学习上好好努力,能够为社会尽一些力。
【方璐】沿着水杉林,那铺满石子的小路一直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敞的门厅,以及由周谷城先生题写的门厅匾额“太炎先生纪念馆”,不由得竖然起敬。
进了院门,庭院正中立有一尊汉玉雕刻的章太炎先生头像。洁白的雕像在鲜花绿树映照下显得异常光彩。我们几个在他的身旁拍了照片,甚至我还兴奋的搭着雕像的肩,只是表示一种亲切与尊敬。
最吸引我眼球的当属章太炎先生纪念馆的正房,堂上高悬“国学泰斗”金字匾额,柱联是“维新真学问;革命大文章”,简短的几个字,去让人感觉到了章太炎先生那伟大而又简约的一生。四周墙壁上陈列有大量图照片讲述章太炎先生不平凡的故事:章太炎(1869-1936),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幼名学乘,浙江余姚人。因敬慕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更名为绛,号太炎。章太炎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跟随外祖父读经,接受启蒙教育;后又在其长兄指导下“一意治经,文必法古”。曾在甲午战争后,“遭世衰微,不忘经国,寻求政术,历览前史”,并开始涉足西学,觅取“学理”。1895年,东渡日本,次会晤孙中山。1903年,在上海因“苏报案”被捕入狱三年。1906年出狱后,加同盟会,任《民报》主编。以及章太炎为最初的中华民国创作的国歌歌词,我默念着“高高上苍,华岳挺中央。夏水千里,南流下汉阳。四千年文物化被蛮荒,荡涤帝制从民……
漫步于这古色古香的旧故,亦或是抬头专注于那透过古树密密的枝叶的淘气的阳光,总是觉得心房——暖暖的,似乎被一份精神或是一份豪情触动,在心间暖暖地荡开……
最让人开心的是在那本纪念册上我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曾经,我来过这来,这本身便是一份不错的记忆吧。
【曹炯】在去章太炎纪念馆之前从未听说过有这号人物的存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天下午我们花了冗长的时间,一路奔波总算到了章太炎纪念馆,只能说见趟伟人真不容易。
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详细地参观了章太炎纪念馆,粗略的了解了章太炎丰富人生经历中的冰山一角。汉族,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周恩来总理评价他“学问与革命业绩赫然”。
章太炎一生的主要事迹是: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在我心中,章太炎反封建反专制反帝国主义,被清政府、袁世凯政府、国民党政府、日本政府及英美帝国主义缉拿追捕,多次入狱,毫不屈服。他敢用自己头颅去撞击封建社会冰冷的墙垣,将生死置之度外,毫无媚骨;他精研旧学,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破所谓的“国粹”桎梏;他拼命地吸收西方先进学说,但又不迷洋崇外;他呼唤民主,争取自由,维护人权,追求平等。当然他也有缺陷与局限。但是终究功大于过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