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海浪,一波又一波漫上沙滩,而又倏地收回它强劲的臂弯。每一次,悄然无声,让人抓不住它的踪影。无形中却又在沙滩上默默留下无数珍宝。面对历史长河,许多人,许多事如那海浪已然湮灭,而那些被遗留下来的珍宝,便成为历史,成为那些流光岁月中的英雄们曾经血泪的见证。
2011年3月26日,我们伴着风的笑语,乘着心的翅膀,一路明媚阳光,我们来到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旧名西湖博物馆,1931年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浙江省博物馆。 一入博物馆大门,是“本馆常年向游客免费开放”的标志。博物馆是精神财富的宝库,是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最佳去处。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让我们觉得多了几分亲切。
我们首先来到精品馆。走进展馆,名为“黄粱梦鉴”的南宋文物精品跃然眼前。南宋立国一个半世纪,文化成就璀璨夺目。展馆中诸暨董康嗣墓中的成套文具展现了墓主人生前的高雅和浓郁的文人气息。出土于湖州三天门金银饰品则反映了南宋的金银配饰制作的精良工艺。从石雕笔架到金霞帔坠,从只有手掌大小的“罗双双”银鞋到“黄宋湖学符尊”铜铭牺尊,无不让人为之惊叹南宋的制作工艺的高超,也通过这些文物,对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有了一定了解。
从精品馆走出仿佛是从南宋回来到现实,让人着实欣喜。还未完全从南宋回来,我们又开始了下一个叫做“青瓷撷英”的时光之旅。跟着青瓷在历史中的变迁,我们一路从古越国慢慢走来。战国的楼空瓶仿佛带着我回到那个年代的战火纷飞,刻花瓶是清代龙泉窑在其几百年历史的尾声中的一个闪光点,做工细致,温润之至。
由古至今,瓷器一直是中国的代表。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自己却对它不了解。青瓷的变迁,见证由陶到瓷的成长,见证瓷器的荣辱兴衰。而今天,我们有幸在这些历史遗留的珍宝中一见中华民族之璀璨盛果。
久久无法忘怀的青瓷魅力,那种只属于瓷的文化气息令人陶醉。直至我走进常书鸿美术馆,我才回过神,开始为常老的人格魅力和美术画作折服。
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的常书鸿,是我国第一代敦煌学家,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的先驱。这位为敦煌奉献了一生的画家,1927年赴法国学习油画。八年后,第一次看到敦煌画作的巨大魅力,然后义无反顾的回国,开始自己长达一生,漫长而又赋予生命格外意义的敦煌事业。
“两头毛驴上分装着我们一家的简单行李,我骑了一头,沙娜搂着嘉陵骑着另一头。时序已是初冬了,这是1945年的冬天。千佛洞前的白杨树全都赤裸着兀立在风沙中,落叶连同沙山的泡泡刺,在已结冰的大泉宕河上飞旋飘舞。敦煌这时分外清冷和孤独,在朦胧的晨雾中显得灰暗而沉闷。”(引自常书鸿自传《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写的是1945年冬天他从敦煌迢迢万里返回内地求援的境况。在敦煌的日子已不是艰辛可以形容的,研究人员,张大千说:“这是无期徒刑啊!”面对资金困难,生活条件艰苦,前路漫漫的敦煌守护,大多数人或放弃,或离开,而常老也遭受生命中的最大背叛,妻子耐不住在敦煌如修道士般的生活,离开了他和两个孩子。他策马狂追,昏倒在戈壁滩上,抢救了三天,常书鸿终于苏醒,这时理智重新占了上风,他毅然选择了事业,又回到了敦煌。生活、心理的双重打击没有使他倒下,反而造就了更伟大的他。甘愿为祖国文化瑰宝放弃一切的坚毅如一棵挺拔的白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已千年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