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圣地延安,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延安,如今又是全国四大、陕西首屈一指的苹果生产基地,量大果优、科技领先,全市农民人均两亩果园、百分之六十的收入来自苹果……这就是今天的延安,开始迈向绿色清洁生产、环保低碳生产、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延安!春天满山遍野都是银灿灿的果花,金秋时节又成了红苹果的世界。当你乘车穿行在“绿妆红点”的黄土山原上,你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惊异又欣喜啊!特别是我们这些曾经长期生活工作在延安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该是多么的高兴呀。
啊我自豪的故乡延安,你从历史的辉煌里走来,从国家政策惠泽与地下宝藏的青睐中趁势而上、奋力摆脱贫困,又坚定自觉地迈步走向自力更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几代人、半个多世纪,一步步的艰苦探索,该是一次多么了不起的艰难长征,又终于迎来一个多么令人鼓舞的飞跃与升华!而这蓄势已久的最新突破,又经历了怎样的酝酿与反思、努力与阵痛?
啊全国人民关注的革命圣地延安,你自己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吧,由于新时期与时具进的不懈努力,宝塔山那令人向往的神圣象征意义正因了苹果产业的异军突起而呈现出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时代内涵!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母亲延安,在你的众多儿女心中,你可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有着讲不完的动人故事呀。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回到了你的怀抱中,面对着你那起伏的山峦,那窑洞那村庄、那勤劳智慧的人们,那些熟悉而又亲切质朴的面容,思如泉涌,情满青山……
年轻朋友也许还不知道,延安原本名称“肤施”。从斯诺的《西行漫记》中看,延安所在的陕北,“偏僻蛮荒”,简直是人类无法生存的可怕之地。这当然是一个美国年轻记者当时眼中的延安,他不仅不了解延安更多的地理实情,还忽略了一个悲壮而凄美的传说故事:久远的一天,一位清凉山万佛洞住持的修行者在延河边沐浴,突然残阳如血的西南天际飞来一只大鹏,它遍体鳞伤、饥渴难耐,眼看就要昏倒,僧人毫不犹豫割下自己腿上的肌肤喂养它,又取来山泉水为它洗敷伤口。不久,大鹏恢复了元气,再度振翅高飞……于是延安才有了“肤施”这个美誉和清凉山“定痂泉”的传奇。
这个故事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与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辉煌的十三年间,窑洞和黄土里出产的小米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大鹏”,因此延安也赢得了“革命圣地”的殊荣。陕北延安,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热土,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载、托起了照耀神州的“红日”,成为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和传统的思想结晶——延安精神的集成之地。
新的历史时期,当命运再度以挑战的形式给于这片貌似贫瘠的土地以千载难逢的机遇,机敏睿智的延安人又一次以积极的姿态牢牢抓住了机遇。就说石油吧,当初,即上世纪七十年代,延安境内石油探明储量微乎其微,于是延长油矿下放当地管理。延安人没有嫌弃这个“包袱”,而这也正是以后取得石油开采权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依据。在最困难的日子,延安人勒紧裤带再次以牺牲奉献的热情与耐力,赢得了上帝的青睐。国家特殊政策来了,新的资源也不断发现。但经济发展仅凭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总是难以持久,延安的腾飞仍然离不开黄土地的开发与科技的奉献。苹果产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几代人脚踏实地的努力。
“150万农民,300万亩优质苹果。年产220万吨,收入60多亿元,产品打入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光是东南亚,连加拿大和欧洲人都吃上了延安苹果……”
听着副市长杨霄在推介会上自豪地介绍情况,我就想,收入60多亿其实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字。60多亿只是卖苹果的果农收入,还有依托这个龙头产业带动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相关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那将是无可估量的。推介会上,恰巧遇到了30年前在川口乡两河口村工作时结识的一位农民朋友李生业,他当时才二十出头,是村里年轻的大队长,相当于今天的村长。当时两河口三个自然村没有一亩苹果,如今满山的梯田都是优质果园。当年衣衫不整老实巴交的农民李生业,眼下西装革履领带啷当的,是村里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把苹果生意做到了北京和南方。据市农业局长杨继武介绍,说眼下全市有一千多个这样的果业协会和合作社,从业人员数万,常年围绕苹果生产与营销提供一条龙服务。说延安苹果产业如异军突起可是一点都不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