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将会议的所有相关物件放进了小小的富康后备箱。(中红网王忱摄)
在八年抗日的过程中,冀中涌现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小兵张嘎,比如双枪李向阳,比如地道战专家高传宝,比如《烈火金刚》里的史更新、丁尚武、肖飞,比如《红旗谱》里的朱老忠等等,还有许多很精彩的文学作品,比如《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马母》、《王秀鸾》、《太平花》等。这与冀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火线剧社的宣传工作是分不开的。在会场上,我先后见到了两任剧社社长的后代。崔嵬同志的女儿崔敏,以及傅铎同志的儿子傅占武,回忆起冀中厚重而丰富的文化艺术传统。希望在今日,艺术之花能够更好地绽放在人民抗日战争的沃土中。
会议结束了,大家纷纷准备回家,我们的老相识,魏传统同志的女儿魏芸穿着红色的外套,扎起的灰白色马尾辫俏皮地在风中摇曳。
“呵呵,你经典的西服呢?”我问道。
“哦,什么西服,你是说的这件吗?”,她打开红色外套,里面果然是一件灰呢子西服。
“呵呵,因为上次活动您的着装特别朴素,我还记得那件西服呢。”
“你呀!我就怕自己的名字总是出现在网络上。你的头发应该理得短一点,那样才适合你的脸型,你看,你这里、这里,头发薄,所以……”她建议我换个发型。
不知不觉,她走到门口一辆颇为沧桑的蓝色24女车前,熟练地将包包放在车斗里,然后开锁,跨了上去。
当时我本能地按下了快门,在这个连大中学生都以为骑车丢面子的时代,她却保留了这样的习惯。不惧风寒,低碳环保,布衣本色……
“嘿,你不要拍我呀!这很正常,许多人都是骑自行车来的啊。”魏芸羞涩地说。
“我认为骑自行车非常好,很光荣!我坚持认为这是个正面的事例。”我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