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神州日夜忙,跨出窑洞再征航。
河东恋望发声赞:陕北是个好地方(1)!
注释(1) 五十年前,他送毛主席东渡黄河时曾亲耳聆听到——毛主席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锦华 锦忠 生树
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伴着汹涌澎湃的黄河激流之声,就在毛泽东同志东渡黄河、离开陕北50周年之季,一通由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支助修建的“毛主席东渡纪念碑”在毛主席当年离岸上船的地方——吴堡县岔上乡川口村黄河渡口岸边高高耸立起来。
毛主席东渡黄河登岸处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
多年来,由于工作业务关系,笔者曾20多次单独或陪同中央、省、地新闻工作者前往川口村追寻当年伟人走过的足迹。笔者接触最多的是当年亲自组织人员摆船送毛主席过黄河的薛海玉老人,听老人讲当年的动人情景是这样的——1948年3月的一天,年仅24岁、担任水手工会指导员的薛海玉忽然接到上级命令:组织可靠人员护送一位部队首长过黄河。在他接到命令的同时,一支100多人的解放军队伍进驻了川口村,封锁了黄河滩头和渡口,严格盘查着来往行人。从这种种迹象看,薛海玉同志意识到:这次从这里过河的一定是位大首长,这任务非同寻常。于是他特地从自己指挥管辖的30多只渡船中,挑选了一只最大最结实的木船,准备供首长乘坐。本来一只船上有9个船工(1人掌舵,8人摆船)就足够了,但为了保证首长的绝对安全,他还是特意从200多名船工中挑选出14名(准备由两人掌舵,12人摆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政治上可靠的人员专门负责完成这次摆渡任务。
3月23日,天气睛朗,黄河上风平浪静。中午时分,一支约有数百人的队伍来到了黄河滩头,在部队汪参谋(薛海玉后来知道他就是汪东兴)的带领下,薛海玉同志来到了一位约50多岁、面目慈祥、红光满面的部队首长面前。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的部队首长用令人难懂的外地口音问他:“从这里过河好过不?”薛海玉据实作了回答。忽然,他发现了一个令自己难以置信的秘密:部队首长的嘴唇下边有一颗醒目的肉痣,而且首长的面貌与自己在区政府会议室里见过的毛主席画像一模一样,再联想起村里几天来非同寻常的种种迹象,他立刻意识到,这位首长就是人民救星毛主席。顿时,他感到欣喜若狂,也更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分量。
|